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月4日,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官網發(fā)布2018年第一階段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紡織服裝類商品抽檢結果。
其中,2018年5月至7月,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原省工商局)對全省部分地區(qū)流通領域的休閑服裝商品進行了質量檢測。工作范圍涉及淮安市、連云港市、揚州市、鹽城市、沭陽、泰興、無錫市、徐州市、泰州市、鎮(zhèn)江市、宿遷市、常州市和南通市。涉及標稱商標稻草人、海爾曼斯、七彩鹿等240多個品牌,共計抽查495批次,經檢驗,合格322批次,合格率為65.1%。
本次抽檢休閑服裝商品共495個批次,其中,不合格173批次。下面逐項分析:
1、安全性項目
(1)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按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紡織產品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經檢驗,共有3批次不合格??煞纸庵掳┓枷惆啡玖虾渴怯绊懭梭w健康的重要安全指標,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服裝在與人體的長期接觸中,染料如果被皮膚吸收,會在人體內擴散,可能引發(fā)病變、誘發(fā)癌癥。除了傷害人體健康之外,在生產“禁用偶氮染料”的過程中還會大量排污,由此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
(2)甲醛含量。按明示標準要求,經檢驗,共有1批次不合格。長時間使用甲醛超標的紡織品,“游離”的甲醛被吸入人體后慢慢積累,會引起呼吸道疾病。人體若長期接觸甲醛,會引發(fā)皮炎、皮膚瘙癢甚至潰爛等癥狀。
2、纖維含量。
服裝的纖維成分標識應符合GB/T 29862-2013《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標準要求,本次檢測中有132批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主要有以下內容:
(1)纖維種類實測與標識不符。比如:有的樣品標識:棉:100%,實測結果為棉:72.8%,錦綸:27.2%;
(2)纖維名稱標識不規(guī)范,例如:有的樣品纖維名稱標識為“銀蔥”,不符合標準規(guī)定。
(3)纖維含量允差不符合標準要求,例如:有的樣品標識:棉:72%,錦綸:28%,實測結果為棉:64.7%,錦綸:35.3%;
纖維成分含量標注不準確,則不能正確表明產品的真實材質,會誤導消費者,有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嫌疑。
3、色牢度。
服裝色牢度應符合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guī)范》基本安全技術要求以及相應的產品標準要求。本次檢測中共有3批次耐干洗色牢度不合格、5批次耐光色牢度不合格、2批次耐皂洗色牢度不合格、5批次耐水色牢度不合格、6批次耐汗?jié)n色牢度不合格、3批次耐干摩擦色牢度不合格、14批次耐濕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和1批次耐光汗復合色牢度不合格。
色牢度項目不合格會影響服裝穿著外觀,同時使用過程中脫落的染料也會對人體安全造成危害。
4、物理項目
(1)接縫性能(紕裂)。接縫性能(紕裂)應符合相應產品標準要求,本次抽查中有13批產品的檢測結果不符合標準要求。該項目不合格會導致服裝穿著過程中接縫部位紕裂,影響服裝使用。
(2)起球 起毛起球是指紡織服裝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外力的作用,自身與自身摩擦,或自身與其他物體摩擦,導致纖維相互糾纏在一起形成毛球。經檢驗,共有6批次不合格。該項目不合格,會影響服裝穿著外觀和手感。
(3)粘合襯剝離強度。粘合襯剝離強度應符合明示產品標準的要求,經檢驗,共有16批次產品不合格。粘合襯剝離強度低,襯布粘貼不牢固,導致服裝穿著不平整,影響服裝外觀及使用性能。
(4)褲后襠接縫強力。褲后襠接縫強力應符合相應產品標準要求,經檢驗,共有4批次產品不合格。該項目不合格,會導致產品使用過程中褲襠開裂、走光,影響其使用性能。
目前,我國已是服裝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是相對于整個國際市場而言,我國服裝行業(yè)的發(fā)展仍很不成熟,生產企業(yè)眾多,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服裝產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
1.企業(yè)沒有接收到相關國家服裝標準方面的信息,不去關注國家相關服裝生產規(guī)范標準要求,或者對標準要求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一些小作坊、小工廠等。
2、企業(yè)質量意識淡薄,對產品質量的管理不到位,忽視了對原材料質量的檢驗環(huán)節(jié),并未對纖維成分及含量的真實性進行把關,或者為了獲利,購買廉價原材料。
本次抽查結果表明休閑服裝的纖維含量不合格比例很高、色牢度、起球、接縫性能(紕裂)等物理性能不達標問題也還存在,因此有必要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時謹慎挑選。消費者在選購服裝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購買服裝要查標識,看包裝
產品的使用說明(標識)是產品的生產、經銷者給出的包括產品規(guī)格、性能、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必要信息,以指導消費者合理選購和使用。這是生產和經銷者應承擔的責任。因此產品的使用說明是生產和經銷者對消費者質量承諾的標志,反映了企業(yè)質量意識和管理水平。因此消費者可直接查看產品使用說明來判斷產品質量的水平。
產品使用說明可采用吊牌、標簽、包裝說明、使用說明書等形式,可一種或多種同時使用,其內容需注明: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規(guī)格型號、纖維的成分和含量、維護方法、執(zhí)行的產品標準、基本安全類別等內容,不同說明形式的內容應一致,且規(guī)格型號、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維護方法必須采用耐久性標簽。消費者在購買時可首先通過查看產品標識一般便可識別,正規(guī)企業(yè)產品標識內容比較齊全、清楚。如果標識內容不全、不規(guī)范、不準確、有意浮夸,就要慎重購買。特別注意如產品沒有標識,或雖有標識但沒有注明制造企業(yè)或企業(yè)地址、沒有產品規(guī)格和成分含量、沒有執(zhí)行標準、沒有耐久性標簽、吊牌-耐久性標簽-產品包裝之間說明內容不一致、夸大產品性能,則最好就不要購買。此外,如產品包裝粗糙、印刷模糊不清,也不宜購買。
2、找名品,看廠家
多年以來的抽查結果顯示,國有企業(yè)、大型企業(yè)、三資企業(yè)企業(yè)產品及認證產品、知名品牌的產品合格率較高。這也給消費者以提示,盡量購買有質量保證的服裝產品;而在購買一些小品牌的產品時需要謹慎。
3、聞異味,挑花色
紡織品在印染和后整理加工中要使用多種整理劑和助劑,如加工工藝不當殘留多余化學成分,對人體就會造成傷害。消費者在選購時,除要注意以上選購技巧外,還可以聞一聞“味道”,如果產品散發(fā)出刺激的異味,就有可能有甲醛殘留,最好不要購買。在挑選顏色時,淺色產品的染色牢度超標的風險會小些。
4、要加強自我保護維權意識
消費者購物不可輕信廣告,對于不了解的商品,不要匆忙購買。購物一定要索取購物發(fā)票,遇到糾紛應及時向消協(xié)部門投訴,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權益的同時,共同來監(jiān)督和規(guī)范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