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訊(謝旺江)近年來,個別不良商家利用線上、線下虛假宣傳的方式引誘老年消費者誤入消費陷阱。在保健品銷售、金融理財、旅游出行、珠寶玉石收藏等領域,不良商家侵害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近日,重慶市消委會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增強防范詐騙意識,科學理性消費:
1. 理性購買保健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治療。警惕某些不良商家通過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體檢、贈送禮品、組織旅游等形式推銷保健品。老年人生病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保健養(yǎng)生也應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和醫(yī)療機構,不可輕信來路不明的虛假宣傳。
2. 高額回報有風險,金融理財需謹慎。老年消費者購買理財產(chǎn)品時,應牢記五個“不等于”:銀行理財不等于儲蓄存款;預期收益不等于實際收益;口頭宣傳不等于合同約定;別人說好不等于適合自己;投資理財不等于投資發(fā)財。
3. 低價旅游存貓膩,消費陷阱要當心。老年消費者外出旅游不要貪圖便宜,盡量選擇有資質(zhì)、口碑好的旅行社。有些不良商家以超低價廣告宣傳吸引消費者出門,往往會在行程線路、交通工具、住宿條件等方面大打折扣,或者通過收取年齡“附加費”來賺取利潤,更有甚者會誘騙老年人購買旅游商品來牟利。
4. 珠寶玉石陷阱多,理性購買辨真?zhèn)?。珠寶玉石等收藏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一些不法商家用一些較低價值的珠寶玉石,附上以假亂真的收藏證書、鑒定證書、大師證等,增加可信度,一步步誘導老年消費者以高價購買,陷入連環(huán)騙局。
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注意,手工填寫的鑒定證書不具備任何參考價值。正確做法是:拿到一件珠寶玉石證書,首先登錄“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cx.cnca.cn)”,點擊“資質(zhì)認定機構”,查詢網(wǎng)站上是否有該出證機構;其次搜索進入該機構官方網(wǎng)站查詢證書是否存在;最后觀察證書的重點內(nèi)容是否齊全,包括是否有CMA標識和防偽標識、印章是否清晰完整、機構地址及聯(lián)系電話等是否齊備、檢驗人員簽名是否清晰可辨認等。
5.消費憑證要索取,依法維權有證據(jù)。老年消費者在消費時,注意主動索取并妥善保存購物憑證。一旦發(fā)生消費糾紛應及時告知子女及親屬,并向有關部門或消委會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