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兩大權威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和IDC先后發(fā)布全球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報告最引人關注的,不是三星以8020萬臺出貨量重回世界第一,而是小米以出貨量同比增長45%至4710萬臺的成績,超過蘋果位居全球第三。這是小米時隔6年后再次殺入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前三隊列。
對此,小米老總雷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第一時間在自己的微博發(fā)了喜訊。有評論表示,前些年小米一直銷量不佳,曾一度跌出市場出貨量前五,被歸為“other”(調研機構進行市場研究,特別是做餅狀圖分析,一般只列表現(xiàn)最好的前五個品牌,余下品牌統(tǒng)歸“other”一類)之列,成為網友笑談。如今小米逆襲上位,力壓業(yè)界大神蘋果,成為今年第三季度手機圈“最靚的仔”,自然令人矚目。
有人說,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乏力,市場容量接近飽和,正常狀態(tài)就是此消彼長。小米現(xiàn)在的“長”,其實是沾了華為、蘋果等品牌“消”的光。的確,華為面臨來自美國的全面封鎖,而蘋果也因創(chuàng)新力不足市場表現(xiàn)欠佳,且這兩家新品發(fā)布節(jié)奏滯后,這都給了小米迎頭趕上的機會。然而,問題是,為什么你消我消小米不消,你不長他不長小米卻長?
答案應該是,小米用心了,努力了。分析人士指出,回顧近期小米的動作,除了緊跟市場節(jié)奏不斷推陳出新,還逐漸提升手機的客單價,以扭轉過去小米只打中低端性價比市場的形象。很顯然,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快速躍升,不只是受益于華為、蘋果銷量受挫,承接了兩家讓出的市場份額,更主要的是源自小米自身戰(zhàn)略調整及優(yōu)勢產品力的打造。這時候想起雷軍那句名言,真心覺得他并非只是說說而已——“我們做產品首先要做的是高品質,其次才考慮如何提升效率降低零售價。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就是我們的使命。”
做感人厚道的好產品,沒那么容易。就產品本身而言,憑技術實力做出感人產品的企業(yè)并不少,比如蘋果,其幾代智能手機產品完全稱得上令人感動。但它們的市場售價也十分令人“感動”,難稱厚道。研究機構拆解分析蘋果產品的價格構成指出,若不考慮設計、運輸、營銷等環(huán)節(jié),其硬件成本僅不到售價的四成。蘋果利潤之高,為其他任何手機品牌難比,這也難免給人留下不厚道的印象。
而小米卻在堅持推出好產品的同時,盡量做到價格厚道。小米一直堅持這樣的經營理念:以接近成本價賣產品,將利潤的主要來源集中在服務的增值收入、配件收入、衍生品收入和大規(guī)模生產帶來的規(guī)模化收入。盡管小米在許多方面以蘋果為榜樣,但其經營理念卻與蘋果“道不同”,后者的利潤更多來自建基于優(yōu)勢技術和創(chuàng)新理念所獲得的品牌溢價。只要“售價由供需關系決定”這個市場規(guī)則沒有破壞,只要有人愿意買單,這個溢價溢得再高也不過分。問題只在于,售價越高,產品感動人心的可能性越低。而小米品牌已經有了溢價效應,但它意不在此,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如果說蘋果產品走的是質優(yōu)價高的路線,那么小米產品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質優(yōu)價廉。這其中,尤以堅守高品質最為根本。小米手機所選用的原材料、供應商、組裝廠,都堅持“最好”標準,哪怕賣得相對便宜的紅米,也找富士康代工生產?,F(xiàn)在小米的高端手機,無論在品質還是性能上,都已經接近國際頂級水平,性價比完全可以跟蘋果機一拼。
有了品質打底,小米產品感動人心進而感動市場就是分分鐘的事。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小米做出了榜樣,而這也應該成為所有優(yōu)秀中國企業(yè)的追求和堅守。
《中國質量報》【你說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