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就可以在水下找到“你”
上海市級“大型體育場館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游”出新成果
□ 本報記者 霍一夫
家住上海市寶山區(qū)白玉蘭花園的黃阿姨,再也不用擔心陪小孫女游泳會發(fā)生危險了,因為孫女經常游泳的寶山體育中心游泳館,安裝了全國首套3S泳客安全預警管理信息系統(tǒng),能夠全方位監(jiān)控泳客安全。
安全的奧秘,就在于泳客戴在泳帽上的電子鑰匙中,帶有水下智能救生系統(tǒng)芯片。泳客進入泳池后,系統(tǒng)通過智能終端采集信息,根據泳客在水下的時間,設置安全、注意、關注、跟蹤、警示、警報6個預警等級,一旦超過20秒,系統(tǒng)就會開始跟蹤,到了30秒系統(tǒng)將發(fā)出全池區(qū)警報。救生員能根據芯片位置,第一時間找到泳客,全過程、全方位保護泳客安全。
據了解,根據救生經驗,人溺水后30秒至1分鐘是最佳救治時間。2019年,上海寶山體育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在承擔上海市市級“大型體育場館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時,就把游泳場館泳客安全列為重點。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吳作好團隊以物聯網、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云平臺進行大數據計算處理與分析,開發(fā)出3S泳客安全預警系統(tǒng), 符合大型體育場館的管理要求。同時,寶山體育中心以該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為載體,以場館智能設施標準化管理服務為重要抓手,相繼修訂了涵蓋大型活動服務、場館開放服務、商戶管理、停車管理、資產管理、安全管理、物業(yè)管理等102項大型體育場館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體系,不僅細化了場館運營管理服務流程,而且提升了管理能級,實現了場館智能設施服務標準化,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
專業(yè)管理團隊上海寶山體育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是寶山體育中心全面實施標準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團隊將優(yōu)秀的管理經驗提煉為標準化管理流程,堅持開放理念,在樹立服務意識、追求服務品質、把控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勇于嘗試新鮮事物,緊跟社會發(fā)展趨勢,引進了諸如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站等多品類便民利民設施。圍繞體育的“鏈接”屬性,團隊從商家引進、產業(yè)鏈配套著手,設計完整的體育產業(yè)服務體系,使寶山體育中心成為賽事活動、休閑健身、餐飲娛樂的聚集地,實現了“一家人能在這里呆一天”的生活服務場景,成為業(yè)界少有的不依靠政策補貼而實現穩(wěn)定盈利的大型體育場館。
如今,上海寶山體育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已將標準化的理念貫穿到場館日常管理、服務和工作中,寶山體育中心籃球綜合館、市民健身館、市民文體廣場實現了用標準化手段持續(xù)提升場館管理服務質量和水平,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
未來,上海寶山體育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將充分鞏固“大型體育場館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經驗,進一步優(yōu)化標準體系,增強標準體系的完整性與協調性,持續(xù)提升管理和服務能級,打造寶山體育中心公共體育服務品牌,成為市民群眾滿意的休閑、娛樂、健身場所。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