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產品質量“六一”兒童節(jié)國家監(jiān)督專項抽查結果
國家質檢總局 產品質量監(jiān)督司
糖果是以白砂糖、淀粉糖漿(或其他食糖)或允許使用的甜味劑為主要原料,按一定生產工藝要求加工制成的固態(tài)或半固態(tài)甜味食品。主要品種有硬質糖果、硬質夾心糖果、乳脂糖果、凝膠糖果、拋光糖果、膠基糖果、充氣糖果和壓片糖果等。為了促進我國糖果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規(guī)范糖果行業(yè)的發(fā)展,正確引導消費,近期,國家質檢總局對糖果產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jiān)督抽查。共抽查了上海、江蘇、廣東、遼寧、浙江、福建、北京、天津、山東、四川、海南、重慶等12個省、直轄市的產品,產品抽樣合格率為90.0%。
此次抽查結果表明,糖果產品總體質量較好,諸多著名品牌的糖果貨真價值,質量優(yōu)異。但抽查同時表明部分含乳糖果產品質量不穩(wěn)定,含乳糖果主要是乳脂糖和充氣糖果。這類糖果一般都需要添加乳制品和油脂,故口感好,營養(yǎng)價值高。但由于加入了奶制品,細菌就容易繁殖,因此該類產品對原材料、生產工藝和衛(wèi)生要求都非常高,稍有閃失,就會造成產品質量不合格。本次抽查的不合格產品均為乳脂糖果和充氣糖果。存在的質量問題有:一是部分產品微生物指標超標。其中有1種水果口味牛奶糖中菌落總數達43000個/g、大腸菌群≥24000個/100g,分別為國家標準規(guī)定上限數值的2.15倍和54.5倍(標準規(guī)定菌落總數≤20000個/g、大腸菌群≤440個/100g)。而造成產品微生物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對原料衛(wèi)生要求控制不嚴,生產條件和衛(wèi)生條件差,生產中機械化程度低,手工操作較多,工人衛(wèi)生意識差,企業(yè)管理不善,使產品受到污染諸多因素所致。二是部分產品偷工減料,理化指標不達標。有的產品乳脂糖產品的蛋白質、脂肪不合格。乳脂糖主要原料是白砂糖、乳制品和油脂。有的企業(yè)片面追求利潤,在配方中減少乳制品用量。同時為了達到既少加乳制品,又不使口味有較大的變化,就在糖果中加入較多的各類香精。抽查中發(fā)現,有1種奶油椰子糖蛋白質、脂肪含量僅為0.50%和1.09%,只有強制性國家標準規(guī)定指標下限值的三分之一。
抽查結果同時表明,糖果食品標簽標注不規(guī)范,誤導消費的問題仍較為突出。本次抽查中,有9種產品的標簽未按國家標準規(guī)定要求標注,造成產品標簽不合格。主要是產品名稱不規(guī)范,不能反映產品的真實屬性,缺少保質期,未標明使用的色素名稱,引用標準錯誤等。有些企業(yè)在推出新產品時,盲目追求產品名稱的新、奇、特,而忽視了國家標準對食品標簽的有關規(guī)定。如有些產品的名稱為香濃牛奶、香橙果醬雪麗糍、億利甘草良咽等,單從字面上看,很難將這些產品與糖果聯(lián)系起來,使消費者對所要購買的食品真實屬性產生誤解和混淆。
針對本次抽查中發(fā)現的問題,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各地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嚴格按照產品質量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此次抽查中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企業(yè)依法進行處罰,限期整改。同時公布一批抽查中較好的產品及其生產企業(yè),引導消費者正確選購。
糖果產品質量國家監(jiān)督抽查結果部分質量較好的產品及其企業(yè)名單
序號 |
企業(yè)名稱 |
產品名稱 |
商標 |
規(guī)格 |
生產日期 |
1 |
上海金絲猴食品有限公司 |
金絲猴奶糖 |
金絲猴 |
228g/包 |
2004-1-2 |
2 |
上海大白兔糖果廠 |
大白兔奶糖 |
(圖案) |
2.5kg/盒 |
2004-1-3 |
3 |
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 |
雅客小圓子夾心太妃糖 |
Yake |
250g/包 |
2003-12-31 |
4 |
東莞徐記食品有限公司 |
元寶糖 |
徐福記 |
400g/包 |
2003-12-21 |
5 |
杭州大旺食品有限公司 |
旺仔QQ糖(藍莓口味) |
旺仔 |
70g/包 |
2003-12-25 |
6 |
愛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 |
果汁糖 |
彩虹 |
40g/包 |
2003-12-17 |
7 |
卡夫天美食品(天津)有限公司 |
瑞士糖(橙味軟糖) |
sugus |
20條×35g/盒 |
2003-12-27 |
8 |
上海臺尚食品有限公司 |
雪之糍棉花糖 |
臺尚 |
135g/包 |
2003-12-19 |
9 |
福建金冠集團有限公司 |
蘋果味果汁糖 |
金冠 |
120g/包 |
2003-11-2 |
10 |
波力食品工業(yè)(昆山)有限公司 |
波力圓緣梅心糖 |
波力 |
210g/袋 |
2003-12-22 |
注:排名不分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