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國慶節(jié)將至,為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減少消費糾紛,陜西省寶雞市12315投訴舉報處置中心結合市場消費熱點及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發(fā)布國慶節(jié)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倡導文明、科學、綠色、環(huán)保的品質消費理念,做好疫情防護,助您平安快樂度過美好假期。
一、繼續(xù)繃緊疫情防控弦
近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建議廣大消費者最好選擇在本省本地區(qū)游玩,盡量不出省、不跨市。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做好常態(tài)化疫情個人防護。外出避開人流高峰期及人多擁擠的場所。乘坐火車、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商場、超市、影劇院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時,要全程佩戴口罩。
二、理性對待促銷活動
每逢節(jié)日商家均會推出“折上折、買滿就送、免費抽獎、返利贈送”等優(yōu)惠,請廣大消費者理性看待商家的促銷活動,擦亮雙眼保持頭腦清醒。不要被所謂的“優(yōu)惠”砸暈頭腦沖動消費,購買一些可有可無甚至沒有實際用處的商品或服務,做到明白消費、理性消費。如確需購買商品或服務的,要選擇證照齊全、信譽良好的商家,購物時要仔細查驗商品外包裝,明確品牌名稱、廠名廠址、“三包”期限等,要警惕部分商家采取打折方式虛構原價或提出“打折商品不退不換”或借機銷售有質量瑕疵的“處理品”等行為,提防低價促銷陷阱,謹防價格欺詐。購物后索要購物發(fā)票、收據、三包憑證等,以便更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直播帶貨勿盲目從眾
近幾年,隨著直播帶貨方式的迅猛發(fā)展,對提升消費體驗、拉動經濟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夸大宣傳、私下交易、假冒偽劣、售后服務保障難等問題也成為了損害消費的新隱患。在此提醒消費者面對直播帶貨防止“盲目從眾”要理性消費。消費者在選擇直播帶貨方式購物時,要盡量選擇規(guī)模大、信譽度高的電商直播平臺。不要出于對主播個人的盲目信任或受直播平臺“價格低廉”“秒殺”或“數量有限”等宣傳營造的產品稀缺的營銷氛圍影響,而盲目沖動消費。在下單前,最好通過線下店鋪、電商平臺等相關渠道,全面了解產品品質、性能、檢驗報告等情況,謹防虛假宣傳、貨不對版等問題。
四、預付式消費需謹慎
節(jié)日期間,餐飲、美容美發(fā)、健身娛樂、洗車洗衣等行業(yè)將迎來消費高峰。目前,預付式消費已涉及健身、美容美發(fā)等多領域,鑒于近幾年經營者跑路、產品或服務與承諾不符等引起的消費糾紛日趨增長,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預付式消費時要謹慎,辦卡前一定要詳細了解經營者資質,實地查看商家是否證照齊全,是否可以提供在商務部門的備案信息,仔細審閱購卡協(xié)議條款、預付卡的使用要求、優(yōu)惠條件、使用期限、能否退費退卡等信息,留存消費憑證,支付金額較大的預付款一定要謹慎。
寶雞市12315投訴舉報處置中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服務時,要主動索取并保留購物憑證,如發(fā)現(xiàn)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出現(xiàn)問題,應及時撥打12315或登錄12315投訴舉報平臺進行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供稿:陜西省寶雞市市場監(jiān)管綜合執(zhí)法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