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免费一区二区视频|亚洲аv在线观看|欧美在线激情性受

<bdo id="glmru"></bdo>

<dfn id="glmru"></dfn>

    1.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質量出品>>質量時評>>

      小心被收“粉紅稅”

      2023-06-27 12:29:46 中國質量報

      □ 胡立彪

      網上曾流傳一個關于購買瑜伽墊的段子,大意是說,當網購瑜伽墊時,搜索“男版瑜伽墊”能買到比主要面向女性的瑜伽墊更物美價廉的墊子。這樣的購物攻略適合許多商品領域,而攻略所“攻”者,是一個長久隱藏于市場中的怪物——“粉紅稅”。

      “粉紅稅”是從英文pink tax直譯過來的,是指購買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商品或服務,女性比男性多付的價格。之所以被稱為“粉紅稅”,是因為社會上普遍認為女性喜歡粉紅色,而商家設計生產商品時也多用粉紅色標識女性用品。前不久“618”大促期間,各大平臺有許多關于“粉紅稅”的爆料。有媒體調查發(fā)現(xiàn),網購平臺上部分啞鈴、鍵盤、行李箱等商品,標為“女性專用”或顏色為粉紅色等“女性喜愛”顏色的,價格均高于其他同款型商品,最高差價可達200元,甚至連粉紅色的插座都比白色插座標價更高。

      事實上,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在起草消費稅相關法規(guī)時就提到“粉紅稅”。美國消費者協(xié)會曾經對美國市場5大類397種商品的價格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商品價格更高的情況占了42%,而男性商品價格更高的情況僅為18%。美國紐約市消費者事務部(DCA)在2002年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從孩童時期的玩具到成年之后的健康消費,“粉紅稅”現(xiàn)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平均比男性多支付7%的費用。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大通估算,如果按人均壽命76歲算,美國女性一生至少要交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2萬元)的“粉紅稅”。國內目前尚未見到相關研究數(shù)據。

      有分析認為,市場出現(xiàn)“粉紅稅”大體有4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女性商品進口關稅較高,導致此類商品市場售價高于同類男性商品。比如化妝品,其進口關稅高于普遍商品。而化妝品多為女性用品。二是市場存在價格分化現(xiàn)象,整體上說,女性的購買欲望和消費能力強于男性。三是一些領域存在市場壟斷,當眾多女性商品的市場份額集中于某一個或幾個品牌時,主打低價的品牌難以進入市場。四是存在針對女性群體的價格歧視現(xiàn)象。

      從影響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來看,更多的“粉紅稅”是由上述第4個原因所致——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普遍認為女性更愿意付更高昂的價格購買商品,她們對價格敏感度不高,不會更關注商品的性能和質量,因而在向消費者提供相同等級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往往會實行男女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準。女性的消費行為被扣上“高消費欲望”和“低消費理性”的帽子,這是典型的性別歧視,在此基礎上的差別化定價,就是價格歧視。

      有學者指出,在“她經濟”蓬勃發(fā)展的今天,女性群體越來越受到關注,針對女性的營銷也越來越多,這本是一件好事,反映女性消費者的需求被市場重視,但她們的需求常常被誤解,市面上不少商品并沒有按她們的真實需求設計,而有些商品則只是打上“女性專用”標簽,以更方便地從女性消費者身上賺錢。比如,某食品品牌曾推出“女生版”和“男生版”零食禮包,在同樣價格下,女生版禮包全為素食類零食,而男生版則包含不少肉類零食。還有人揭秘稱,女裝褲子大都沒有口袋,這使得女性在出門時必須隨身攜帶一個包包,以便把手機、鑰匙等常用物品放在里面,但女性用包卻都不便宜,這一人為創(chuàng)造出來的需求又額外增加了女性的消費支出。

      商家通過“粉紅稅”制造價格歧視,一定程度上違反了價格法關于“經營者定價應遵循公平原則”的規(guī)定,也涉嫌侵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消費者獲得價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條件的權利。對于這種價格歧視現(xiàn)象,有必要進行規(guī)制。但在我國現(xiàn)行法律體系中,尚無關于“粉紅稅”行為的法規(guī)條款,執(zhí)法和司法機構難以找到規(guī)制這種行為的法律依據。針對這種情況,政府相關部門要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市場價格監(jiān)管,確保市場秩序規(guī)范運行。而商家也應遵法守德,加強價格自律。消費者要提高辨別能力,避免落入消費陷阱,并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

      《中國質量報》【觀象臺】

      (責任編輯:水川)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巧手創(chuàng)造“錦繡”新生活——貴州特色 ...

      • 云南會澤:發(fā)展光伏產業(yè) 助力鄉(xiāng)村振 ...

      • 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建設百億級現(xiàn)代絲 ...

      • 捷豹路虎新車車主投訴“提速無力” ...

      •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