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志華
春節(jié)期間,各類“新國貨”消費熱潮持續(xù)升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盲目“崇洋”,而是開始聚焦具有創(chuàng)新性、兼具品質“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的國產品牌。其中一款由光明冷飲、大白兔共同研發(fā)的花生牛軋?zhí)茄└狻傲脫堋敝鴾说奈独??!八{白方格”的外包裝既傳承了牛軋?zhí)堑摹澳曦浕颉?,又沉淀了幾代人的春?jié)祝福,前來排隊購買的“嘗鮮者”絡繹不絕。
(據2月17日人民網)
我國的“鳳凰”“回力”“海鷗”“英雄”“樂凱”“燕舞”等老品牌、當地人津津樂道的土特產、享譽全國的地方小吃老字號,無不承載過民眾的美好記憶,讓人難以忘懷。當前受到追捧的“新國貨”花生牛軋?zhí)茄└?,雖然是幾種老品牌產品經創(chuàng)新開發(fā)后推出的新產品,但是在新的外表之下,仍然是老牌內核。
然而,目前許多老品牌產品都在苦苦經營,有些則逐漸淡出市場。時代在進步,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假如老產品只注重守正,不注重創(chuàng)新,就會漸失市場。再加上新產品層出不窮,對老品牌也形成了擠壓,抗壓能力不強的老產品若不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一旦敗下陣來,再想翻身就難上加難。
老品牌往往是一個時代的特定產物,也擁有固定的消費群體,具備打造成“老字號”或“金字招牌”的有利條件,部分老品牌是寶貴資源,浪費實在可惜,保護性開發(fā)已時不我待。讓老品牌煥發(fā)新機,有利于國貨補齊品牌短板,應該成為樹立國貨品牌的一項重要內容。但要想做到這一點,不能守舊照搬,而是要創(chuàng)新開發(fā),使老品牌成為富有時代氣息的“新國貨”。
從《2019“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中可以看出,近年來,“新國貨”品牌推進計劃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近期出現的一些網紅食品,也和花生牛軋?zhí)茄└庖粯?,隱藏著傳統(tǒng)品牌產品的身影。這些“新國貨”走俏,為老品牌創(chuàng)新樹立了榜樣。但老品牌創(chuàng)新決非簡單相加,更有民眾所期的創(chuàng)意和內涵,這也是國貨走出品牌困境的必由之路。
筆者認為,老品牌變身成為“新國貨”,除創(chuàng)新方式要更豐富多樣之外,全局性統(tǒng)籌與引領也必不可少。上海曾計劃將一些勉強度日的老字號放進“品牌池”中,通過公開競爭來獲得經營權,或者是對擁有這些品牌的企業(yè)進行轉制,就是很好的探索。讓懂行者經營,可促進老品牌加快轉型升級,使之集傳統(tǒng)和現代兩種優(yōu)勢于一身,為消費者提供兼具現代和老牌品質的好產品。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