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產新能源EX3提車當日出現(xiàn)倒車影像無法正常顯示
用戶投訴:“這算不算不合格產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余昶) 提車當天車輛零部件出現(xiàn)損壞,這個問題應該由售前解決還是由售后負責?現(xiàn)實中,誰遇到這事都是 “一個頭兩個大”。3月19日,中國質量新聞網汽車資訊收到關于北汽新能源EX3車主郭先生(化名)的投訴。投訴內容顯示:郭先生的母親購買了一輛北京新能源EX3汽車,3月17日,郭先生的父母前往北汽新能源北方新興馬甸店提車。郭先生的父親稱,提車時發(fā)現(xiàn)車輛倒車影像不能正常顯示,經店內工作人員調整正常顯示后,郭先生的父親便提車回家。不過,車輛被提回家停車時倒車影像再次無法正常顯示。車主聯(lián)系銷售后送到店內維修,被告知車輛中控系統(tǒng)總成損壞。
新車提車,第一次行駛便出現(xiàn)故障,并且需要更換零部件,這讓郭先生一家無法接受?!熬固崃艘惠v壞車!”郭先生在接受中國質量新聞網汽車資訊電話采訪時說:“我們要求北汽新能源廠家退車或者換新車?!?/p>
為了解實際情況,3月23日,本網和消費者一起前往購車4S店探訪。
用戶:新車第一次駕駛問題重復出現(xiàn)
在位于北三環(huán)的一家北汽新能源4S店外,筆者見到了投訴人一家三口及其兩位親屬。維權也需要“人多勢眾”?郭先生看著一臉困惑的筆者解釋道:“我們說產品有質量問題要求退換車,但4S店不承認,全家人都很氣憤,擔心吃虧,就放下工作請假一起來跟他們理論?!?/p>
車主的北汽新能源EX3剛剛提車還未上牌(圖 張陽/攝)
在郭先生家人你一言我一語中,筆者了解到:原本郭先生父親使用的車輛就是北汽新能源品牌旗下車型,頗有好感與信賴。換車之際,仍舊選擇北汽新能源品牌,購買了北汽新能源EX3。
因為與銷售顧問溝通得不錯,對北汽新能源產品及4S店比較信任的郭先生,提車當天沒有陪同父母提車,由其二姨陪同其父母到店內提車。
檢驗新車時,郭先生的父親隨手嘗試掛倒擋,發(fā)現(xiàn)倒車影像不能正常顯示,于是銷售就請店內維修主管對車輛進行檢查?!八麄償[弄了幾下,倒車影像就好了?!惫壬哪赣H回憶,“銷售說可能是接觸不良,我們也沒當回事。”郭先生的父母爽快地交錢、提車。
不過,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到家停車時倒車影像再次無法正常顯示。郭先生的父親立刻與銷售人員聯(lián)系說明情況,經過4S店工作人員檢查,結果是中控系統(tǒng)損壞。“我們提的是一輛壞車!就應該給退!”郭先生的表妹憤憤不平地說。
經銷商:車輛交付時一切正常
筆者與郭先生一家浩浩蕩蕩走進4S店,銷售主管迎上來,客氣地將一行人請到車間二樓內部人員辦公室商談,同時叫來維修主管和銷售顧問,對此前情況進行復盤。整個過程中,4S店的工作人員態(tài)度都十分親和。
事情經過與車主所述大同小異,其中僅一個方面銷售顧問與車主表達有分歧:銷售顧問堅稱車輛在交付時功能正常,維修人員未進行維修,只是進行正常的出場檢測?!俺鰣銮皼]有進行維修,我叫維修主管過來剛剛準備檢查,車輛就恢復正常了?!变N售顧問輕聲細語地解釋。
銷售主管與擔當銷售電話溝通(圖 余昶/攝)
按照銷售顧問的說法:本次情況屬于售后問題,4S店可向廠商反饋,為消費者提供原廠原件更換,但是達不到退/換車的條件。同時他還向消費者解釋:這輛車已經上完交強險、商業(yè)險以及車船稅,且已在交管部門辦完臨時牌照,做過工商認證。走起退車手續(xù)不但耗時耗力,退回的車也回不到廠家,只能在店內做二手車售賣,損失的只有經銷商。
廠家態(tài)度決定經銷商面對用戶維權訴求的策略
店內撬開新車主儀表板后留下的痕跡(圖片來源:車主提供)
至此,事情來龍去脈并不復雜,按經銷商的說法:提車前沒有出現(xiàn)問題,用戶提車第一次使用便出現(xiàn)故障,這顯然是產品質量存在問題,根據(jù)《產品質量法》規(guī)定,“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
案例發(fā)生過程表明:用戶買到不合格產品,廠商為用戶退換不合格產品本屬正常商業(yè)操作,為什么這么難?從經銷商的解釋不難看出:問題核心在于北汽新能源。車輛已經完成購車、上牌手續(xù),其中發(fā)生不少費用,這筆錢由誰出?如果汽車生產企業(yè)承擔因生產不合格產品的責任,經銷商自然愿意積極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在中國質量新聞網汽車資訊處理的用戶投訴中,該案并非個案,只是非常典型——即用戶提車第一次駕駛便出現(xiàn)故障。對于很多提車幾天甚至一兩個月出現(xiàn)故障,需要更換零部件的用戶,廠商均以《家用轎車三包》規(guī)定做擋箭牌,“拒不退換或只換不退”成了汽車維權的潛規(guī)則。
郭先生是幸運的:在親友團的強烈要求下,雙方協(xié)商各退一步,以更換新車結束。面對情緒激動要求換車的消費者,經銷商選擇飲下這杯苦酒。
必須提醒的是,隨著消費者對自身合法權益更為看重,維權意識和能力越來越強,過去通行的默許法則將不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