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日前,福建省泉州市消保委發(fā)布2022年“盲盒”消費警示提示。
警惕“盲盒”套路多
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盲盒”,有的經營者將“盲盒”當做是“清庫存”的工具,伴隨而來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1.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購買時無從知道關于自己購買產品的任何信息,到手的貨品可能與宣傳相差甚遠;
2.交易不透明,存在過度營銷,宣傳“盲盒”會有一定概率收集到“隱藏款”,讓消費者更有驚喜,但“隱藏款”的中獎率無從知曉;
3.退換貨困難,基于商品性質的特殊性,一般購買“盲盒”都提示拒不退換貨,賣家會直接拒絕消費者的退貨請求;
4.商品質量售后難保證,“盲盒”內一般僅放置幾十元內的商品,有不良商家甚至將“三無”產品放入,質量堪憂。
此外,與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沒有經濟來源,而且心智尚未成熟,若同學間都在相互攀談比較“盲盒”產品,特別是稀有單品時,出于孩童的攀比心理,孩子購買“盲盒”更容易“上癮”。家長對孩子購買“盲盒”應多引導,引導孩子結合經濟能力按需購買,不要過分沉迷、避免成癮。
購買“盲盒”需理性
泉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泉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廣大消費者:
1.認清“盲盒”本質?!懊ず小逼鋵嵵皇且粋€娛樂化的消費品,并不具有天然收藏品的自然美感,或藝術大師加工的價值提升,收藏的意義并不大,很多時候價格上漲只是由于炒作的結果,切莫對所謂的“隱藏款”盲目跟風。更不要抱著幻想“一夜暴富”的賭徒心理,避免成為被營銷套路收割的“韭菜”。
2. 適度理性消費?!懊ず小本哂胁淮_定性的本質,認清并防范商家過度營銷的套路,拆開“盲盒”既有可能因高于預期而驚喜,也有可能因低于預期而失望,切勿跟風與攀比,要結合自身經濟能力、消費需求和興趣愛好等,理性消費、量力而行。
3. 留證依法維權。購買“盲盒”時,要盡量選擇信譽高、口碑好、售后服務完善的商家進行交易,同時,還應注意索要和留存發(fā)票等購物票據、經營者廣告宣傳信息等作為事后維權的憑證。當自身合法權益受損時,要及時與經營者溝通協商,協商不成的可通過撥打12315投訴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式進行維權。(來源:泉州市場監(jiān)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