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偉明
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祥瑞寶蓮》出版之后,不少讀者關切地問我是否還有續(xù)集。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在寫《祥瑞寶蓮》之時,我就已經(jīng)謀劃了它的下一部,而且書名也取好了,就叫《風云寶石》。
我曾經(jīng)說過,《祥瑞寶蓮》是“文旅+武俠”的一次嘗試。寫這樣的東西,純粹是為了發(fā)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為當?shù)亟窈箝_發(fā)旅游資源起一點助力作用?!讹L云寶石》是《祥瑞寶蓮》的姊妹篇,也是我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故事在《祥瑞寶蓮》一書其實已經(jīng)埋下了伏筆。根據(jù)設想,我的這類作品,都是以贛南的某個歷史事件為背景,借助若干真實的歷史人物,架構一個通俗的故事,重點宣傳贛南有開發(fā)價值的風景?!断槿饘毶彙返木唧w事件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鐘明亮在贛州起兵反元,宣傳的重點是贛縣寶蓮山。而《風云寶石》的歷史事件,則是七年之后的元成宗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劉六十在興國縣聚眾起義,重點想推一推興國縣的寶石山,同時兼顧贛縣寨九坳和瑞金銅缽山、羅漢巖等景區(qū)。
現(xiàn)在很少有人知道,劉六十起義在當時的贛南絕對是件大事,也是江西行省的大事,在全國亦有一定的影響。根據(jù)《元史·董士選傳》記載,劉六十在贛州(興國)起兵反元,建立國號。朝廷遣兵鎮(zhèn)壓,主將觀望退縮不敢出戰(zhàn),而地方官吏又擾害良民,于是劉六十的勢力更加壯大。正當省里的官員都不肯去贛州惹這個麻煩事之際,身為行省左丞的董士選主動請纓前往贛州,而且只帶了兩名隨從李霆鎮(zhèn)、元明善。董士選到了贛州境內(nèi),不急著率兵去前線打仗,卻先來個“正風肅紀”,將那些禍害百姓的官吏逮捕治罪,讓老百姓感到這世道原來還有王法。到了興國縣,離劉六十盤踞之地不到百里,董士選讓有關將校領兵分別駐守待命,對煽動造反的人進行懲處,并誅殺窩藏反叛分子的人。于是,百姓爭相出來為官府效力。結果,董士選沒過多久便抓獲了劉六十,對其手下則遣散回去種田。這期間,官兵還查獲了一批附近州縣的富人與劉六十之間的通信。董士選采納兩名隨從的意見,一把火將這些信件燒了,讓那些富人吃下了定心丸。
就在這寥寥數(shù)百字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董士選是個不簡單的人物。劉六十在歷史上眾多起義者當中,并不扎眼,倒是董士選,不僅僅是個會帶兵打仗的人,而且是個做政治工作的高手。他對付劉六十的這一招,善于抓住矛盾的根本,大有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高明。再深入了解,更知其人是元朝一代名臣,他的成功果然并非偶然。史稱,董士選平生以忠義自命,特別講究廉潔,無論門生部屬,無人敢以一絲一毫敬獻給他。他還非常重視家風家教,家人也以廉而名,“子孫不異布衣之士,仕者往往稱廉吏云”。
不僅董士選本人,連他帶來的“秘書”元明善,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此人后來在歷史上的影響不在董士選之下,不僅是位德才兼?zhèn)涞母吖伲沂窃奈膶W大家,與張養(yǎng)浩、曹元用被并稱為元朝“三俊”。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全國發(fā)生了一文一武兩件大事。“文”即恢復科舉考試,元明善正是恢復科舉之后的首批考官;“武”即因為朝廷實行“土地經(jīng)理”而引發(fā)了寧都的蔡五九起義,因為劇情需要,我已讓蔡五九提前在《祥瑞寶蓮》和《風云寶石》與讀者見面(今后若有可能,我還想重點寫寫他)。
順著劉六十起義這根“藤”,沒想到摸出了這樣的“瓜”。這些知名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讓我更加興奮。還沒動筆,已經(jīng)涌現(xiàn)了幾個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作《風云寶石》的沖動越來越強烈。我想,董士選、元明善在贛南的故事,如今知之者甚少,一定得借這個機會把他們從故紙堆里打撈出來,傳播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贛南歷史上曾經(jīng)的震撼與精彩。
當收獲的歷史背景超出意料,我的寫作無疑可以往深處多走一走了。于是,我除了盡力展現(xiàn)贛南風土人情、歷史人文、景觀物產(chǎn),更在刀光劍影的背后,想到了為政之道、為官之道、為人之道。如果只是寫一場農(nóng)民起義,寫官兵與義軍之間的斗爭,故事情節(jié)未免落入俗套。如果只是致力把這個歷史事件還原,則可能枯燥無趣。小說與史實畢竟是兩碼事,我筆下的劉六十與董士選純粹是文學形象,所謂的“武俠”也只是一種表現(xiàn)方式。按我真正的想法,是希望通過他們的所作所為說說某些至今還未必過時的道理,希望以這種輕松的形式注入若干思考。
小說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市場反響還不錯,不到半年,印刷了3次,還分別入選“百道網(wǎng)”文學類好書榜單、《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蟆贰?023年第一季度影響力書單”,其中的章節(jié)還改編為電影《羅漢巖》(已拍攝完畢)。作品能受到市場認可,無論如何,讓我感到欣慰,這也是我繼續(xù)寫作的強大動力。
一個地方的歷史,可能蘊藏著許多閃光點。只要用心去讀它,總是會有收獲的。贛南歷史上還有許多價值豐富的礦藏在等待我們探尋采掘。如果精力和時間允許,我想,就像《祥瑞寶蓮》只是個開端,《風云寶石》依然沒有畫上句號。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紀委)
《中國質(zhì)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