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繼1角、5角券硬幣化之后,今年山東5城市試點“1元券硬幣化工程”,停止向商業(yè)銀行投放1元券紙幣,轉(zhuǎn)由硬幣替代。
央行相關(guān)負責人日前透露,該工程將逐步在全國各地推廣。這意味著,以后我們身邊的硬幣會越來越多。然而,從使用、流通到兌換,讓硬幣真正便利化還需要哪些配套條件?
小販:“攢多了花不出去”
杭州王家弄農(nóng)貿(mào)市場的魚販楊建中有點懷“財”不遇。一年多下來,攤位上光一毛錢硬幣,就攢了5袋,放電子秤上一看:11.26公斤,估計超過400元。“顧客付了不能不收,但這么多硬幣怎么花呀?”楊建中說。
菜販張萍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她打開存有一堆零錢的抽屜,絕大部分是一毛硬幣。張萍對記者說:“一毛的有時找給顧客人家都不要,你要的話拿走吧?!?/p>
市場里不少顧客對記者表示,買菜一般都帶個小錢包,硬幣多了放不下,而且重。
除菜市場,小賣部、公交公司、超市、電話亭等都是主要的硬幣流通點。隨著電子支付方式流行,越來越多年輕人口袋里已不備零錢。北京市區(qū)一家超市店員說,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行使用紙幣,收錢時也便于清點。
不過,公交公司更歡迎硬幣。上海巴士一汽四分公司黨支部書記陶其偉告訴記者,上海老百姓坐公交車已經(jīng)習慣了投幣或刷卡,每天后方分揀也鮮有紙幣。兩者相比而言,紙幣有很多弊端,比如,容易破損,清點時異味大。目前,在點鈔設(shè)備上,硬幣分揀已然成熟,包括假幣篩查和打包。
銀行:“人工清點難度大”
身為硬幣流通大戶,楊建中為何不去附近銀行兌換?他擔心:“帶這么多1角錢去,怕被銀行扔出來?!庇浾甙翟L多家銀行網(wǎng)點發(fā)現(xiàn),硬幣兌換紙幣的確有點難。
聽說有20多斤的硬幣,一名銀行職員坦言,網(wǎng)點內(nèi)沒有硬幣清分機,兌換只能靠人工清點。“按人工清點包裝完5塊、耗時5分鐘算,一個人需要約500分鐘?!边@名工作人員說。她建議分多次兌換,或到有硬幣清分機的國有銀行省級分行處理。
另一家銀行網(wǎng)點的大堂經(jīng)理說:“這個量確實太大,在沒有自動硬幣清分機的情況下,相當于一個窗口專門為你服務?!?/p>
據(jù)了解,一臺硬幣清分機價格在數(shù)千至數(shù)萬元不等,很多銀行網(wǎng)點并未配備;而人工清點的勞動力成本也不可低估。
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一課題組曾對輔幣流通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及對策做過調(diào)研,并指出,高成本成為硬幣回籠難的一大因素,以一角硬幣為例,回籠一枚的平均成本為3.2-4.5分錢,超過面值的30%,商業(yè)銀行缺乏回籠硬幣的動力。
近年來,“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抽筋”的新聞時而見諸報端:38萬枚硬幣買車、16麻袋1毛零錢買車、40萬元硬幣購房……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背后的當事人多為零錢流通大戶,他們在兌換遇難題后才采取如此“極端”方式;而“被迫”前來手工清點的銀行員工同樣無奈。
建言:發(fā)揮硬幣真正便利性
小面額貨幣硬幣化是完善我國貨幣流通機制、與國際貨幣流通體系接軌的客觀需要。據(jù)了解,硬幣具有使用壽命長、后續(xù)成本低且整理清點容易、磨損小等優(yōu)點,在正常流通的情況下,1元面額的硬幣和紙幣20年投入使用的綜合成本之比約為1:15,而且20年后金屬仍可收回重鑄。
此外,在流通便利性上,硬幣的投放有利于自動售貨機、停車場自動收費機、地鐵和公交自動售票機的推廣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眾生活。
全國人大代表、國和控股集團董事長陳乃科說,硬幣的確更具便利性,但如果在流通和兌換過程中缺乏配套條件,便利性會大打折扣?!耙环矫嫘枰鶕?jù)各地百姓使用習慣,優(yōu)化投放結(jié)構(gòu)。另一方面,鼓勵更多的銀行、醫(yī)院、公交公司配備硬幣自助兌換機。”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環(huán)境集團物業(yè)服務發(fā)展分公司清掃保潔員陳臘英認為,投放硬幣要考慮到南北方使用習慣的差異,還要考慮物價的地區(qū)性差異。“有的地方物價高,1元錢只能買兩個饅頭,1角錢硬幣就可能存在流通問題?!?/p>
“隨著試點工作推進,應在機制上提升商業(yè)銀行兌換硬幣的工作動力。”陳乃科說,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人民幣管理條例都明確了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在這點上,銀行必須做出表率。(采寫記者:韓傳號 潘旭 劉大江 商意盈 朱涵 陳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