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8日新媒體專電 近日,霧霾天氣再次襲擾我國華北、黃淮多地,據預測,在此輪霧霾天氣影響下,北京城區(qū)、河北南部、河南東北部至山東西部、北部大片區(qū)域PM2.5峰值濃度可能達25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大氣污染較為嚴重。
究竟還有哪些好辦法能緩解大氣污染帶來的霧霾災害?為此,記者專訪了獲得我國民用潔凈焦炭生產國家專利的太原科瑞康潔凈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文廣。
杜文廣說,在我國華北地區(qū),民用散燒原煤因其量大面廣,排放無序,污染物排放量大,加之缺乏有效快速的治理措施,造成北方冬天采暖季期間,霧霾天氣頻發(fā)。實施民用散燒煤潔凈化替代是主要解決途徑之一。
據2014年2月公布的國土資源部重大項目《全國煤炭資源潛力評價》顯示,我國煤炭資源總量5.9萬億噸,圈定預測區(qū)2880個,面積近45萬平方千米,預測資源量3.88萬億噸。針對專家提出的能源使用“去煤化”建議,杜文廣表示,煤炭是我國最豐富、最可靠、最廉價的基礎能源,在當前我國現有“富煤、貧油、少氣”的鮮明特點下,后煤炭時代尚早,“去煤化”不可取。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終結煤炭‘環(huán)境約束’的最有效方法。”杜文廣說,我國長期以來大量消耗煤炭資源的粗放式發(fā)展模式日益受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約束,已無法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必須走煤炭清潔高效轉化的路子。
自2015年進入供暖季以來,京津冀、黃淮等地區(qū)多次出現大面積的重度霧霾天氣,影響范圍大、持續(xù)時間長、污染程度重,嚴重影響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在環(huán)保部2016年1月25日舉行的散煤污染防治工作會上,環(huán)保部總工程師趙英明說,2015年入冬后的幾次重污染過程中,燃煤散燒排放是造成重污染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北方城市某些時段散煤燃燒產生的污染甚至超過機動車、工業(yè)排放源,成為首要污染物。為此,環(huán)保部建議,北方城市應在今年內出臺散煤治理方案。
為治理燃煤散燒污染,京津冀等地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以政府補貼的方式分別推廣使用蘭炭、型煤來替代散燒煤的煙煤。杜文廣說,與這三種煤型不同,民用潔凈焦炭屬民用散燒新型燃料,集成了20多項國家發(fā)明專利、多項核心技術,主要是利用我國過剩的焦化設施,將劣質原煤輔以固硫、助燃、增碳復合助劑,經高溫干餾制得。其主要特點為易點火、火焰長、起火快且燃燒持久,同時不結渣,操作方便,可用于各種民用散燒鍋爐,不需更換爐具和改變使用習慣。
據介紹,2016年1月,天津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對科瑞康民用潔凈焦炭和目前市場廣泛使用的潔凈型煤在鏈條爐上的燃燒排放進行了對比監(jiān)測。結果表明,燃用民用潔凈焦炭與潔凈型煤相比,煙氣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有所降低。
“推廣民用潔凈焦炭,可有效防治大氣污染,為京津冀地區(qū)乃至整個華北地區(qū)的大氣污染治理做出貢獻?!倍盼膹V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