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動輒一堂課幾百元的中小學生課外輔導機構遍地開花。昨天,省消協(xié)發(fā)布《中小學生課外培訓情況調查活動》報告顯示,近三成家長對培訓機構不滿,近八成家長認為培訓機構收費偏高,部分中小學生培訓機構存在虛假宣傳、承諾兌現(xiàn)不了、亂收費等問題。見習記者董金麗
近八成家長“吐槽”收費標準
調查顯示,受訪家長對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偏低,對收費標準的滿意度明顯偏低。近三成家長對培訓機構不滿,不滿意的原因主要在于,培訓班環(huán)境不好,老師不認真、不負責,經常換老師,且存在兼職學生當老師的現(xiàn)象,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以及收費偏高等。
其中近八成的家長認為中小學生培訓機構收費太高。并且超過一半的家長認為中小學生培訓機構沒有公布足夠的信息導致自己沒有辦法了解培訓機構的真實狀況。
兩成多人稱承諾效果沒實現(xiàn)
調查顯示,15.3%的被訪者反映培訓機構沒有辦學許可證、或者不清楚培訓機構是否有辦學許可證。同時,中小學生培訓機構不與學員簽訂合同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數(shù)據(jù)顯示,六成被訪者反映培訓機構沒有與其簽訂合同。另外,三成家長表示中小學生培訓機構不告知、不公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退費規(guī)定。
此外,部分中小學生培訓機構還存在虛假宣傳、承諾兌現(xiàn)不了、亂收費等問題。22.8%的被訪者反映培訓機構交費前承諾的學習效果最終沒有實現(xiàn)。
家長應保存維權證據(jù)
據(jù)報告顯示,當遇到中小學生培訓機構提供的教學或服務不夠好時,一半的家長會選擇直接退學并要求退費。當自己的孩子在接受課外培訓時權益受到侵害,近九成的家長選擇與培訓機構協(xié)商解決。
省消協(xié)建議家長要收集保存招生簡章、宣傳單等,作為維權證據(jù);簽訂合同,明確權利和義務,索要發(fā)票或收費單據(jù),且要將有關的口頭承諾寫入合同。此外,出現(xiàn)消費爭議時,可向消協(xié)或向所在地工商、教育、物價監(jiān)督等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