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將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適度擴大支出規(guī)模。同時,財政收入形勢嚴峻,如何化解財政收支矛盾、促進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
在中國財政學會、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日前舉行的研討會上,專家認為,突破財政支出項目只增不減、存量固化格局,是當前擴大財政空間的必由之路。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財政收入下滑明顯,增量調節(jié)捉襟見肘,支出結構固化導致支出剛性擴大,該減的減不下來,但需要增支的又不得不增,收支矛盾加大?!敝袊斦茖W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
中國財科院發(fā)布的研究報告分析指出,財政支出結構固化是財政支出項目只增不減,或者存量不動只能動增量,也就是財政資金分配結構固化、僵化,缺少統(tǒng)籌、協(xié)調、優(yōu)化空間和彈性的一種狀態(tài)。
“財政支出結構不僅存量固化,即使是增量的分配,也由于各種‘法定掛鉤’或是規(guī)定的增長機制,導致增量分配帶有很強的固化性質?!眲⑸邢Uf。
“財政支出結構固化只是一種表象,說明財政資金分配嚴重依賴原有的路徑,財政支出缺乏科學決策程序和依據?!眲⑸邢UJ為,支出固化和路徑依賴的背后,是各方利益的固化,既有機構人員的固化,也有附著部門利益的“事”的固化。
專家認為,財政支出結構固化主要原因包括: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治理不完善,政府職能邊界和合理支出缺乏決策機制,“越位”“缺位”問題依然突出,部門利益藩籬難以破除;法定“掛鉤”或剛性“提標”政策強化了財政支出結構固化,轉移支付規(guī)模過大、專項過多、依部門條條分配資金加劇了支出結構固化。此外,經濟和財政高增長時期過高承諾形成了支出結構固化。
對于財政支出“掛鉤”問題,中央一直在著力推進改革。2016年12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1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清理規(guī)范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
“打破財政支出結構固化,是一個系統(tǒng)性問題,需要從優(yōu)化頂層設計、深化體制改革等方面入手?!眲⑸邢1硎尽?/p>
專家建議從三個層面分別施策。決策層面,要敢于打破利益藩籬和社會福利剛性增長傾向,處理好政府間和政府部門間的治理關系;制度層面,要創(chuàng)新預算制度安排和政策體系,破除“掛鉤”機制、??顚S玫染S持支出結構固化的制度和政策束縛,加強資金統(tǒng)籌;技術層面,則要改革預算方法,強化零基預算理念和績效管理,加快推進支出分類改革,保障重點支出、壓縮一般支出。(經濟日報記者 曾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