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林毅夫:2025年中國將步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
中新社博鰲4月9日電 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表示,未來十年中國能保持6%的年均GDP增長率。到2025年,中國會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第三個從低收入經濟體行列步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的經濟體。
此前兩個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的經濟體依次是韓國和中國臺灣。
林毅夫表示,到2025年,全世界將有39%的人生活在高收入經濟體中,較之現(xiàn)在會翻番。到2030年,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即使是考慮了匯率因素,也是如此。屆時,中國每年將貢獻全球GDP增量的30%以上。
1978年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迄今已經40年。林毅夫說,1978年中國人均GDP156美元,當時世界平均數(shù)為490美元。當時,80%的中國人口生活在農村,84%的中國人口生活在“一天一美元”的國際貧困線下。
他表示,1978年到2017年間,中國GDP年均增長9.5%,貿易額年均增長14.8%,“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增長和開放的表現(xiàn)”。2009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最大出口國。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
林毅夫稱,從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和現(xiàn)代化社會的中長期目標而言,中國正在走上一條新的發(fā)展之路。他堅信,在接下來的十年當中,中國能夠保持6%的年均GDP增長率,“這也是能滿足中國政府和人民各方面目標的增長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