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中國財長: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不是要搞強刺激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7日在北京稱,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不是要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也不是要搞政府大包大攬,而是要實施逆周期調節(jié),更好應用市場化、法治化的手段,采取改革的辦法,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下功夫,著力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劉昆在當天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作此表示。
他指出,“加力提效”的關鍵是要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乘法”,“放水養(yǎng)魚”,用減稅降費激發(fā)市場主體活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
“加法”,即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劉昆稱,今后將繼續(xù)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guī)模,擬安排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7%,重點增加對脫貧攻堅、“三農”、結構調整、科技創(chuàng)新、生態(tài)環(huán)保、民生等領域的投入。此外,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guī)模,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同比增加8000億元,重點支持重大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
“減法”,即節(jié)用裕民。劉昆稱,中央財政帶頭嚴格管理部門支出,一般性支出要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長期沉淀的資金一律收回。地方財政要比照中央的做法,從嚴控制行政事業(yè)單位開支。
他表示,還要做好“除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特別是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將預算績效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執(zhí)行全過程,加快預算執(zhí)行進度,做好預算績效監(jiān)控,更好發(fā)揮財政資金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