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盧莎莎)當下,健身運動越來越受都市白領的喜愛。閑暇時進健身房,跑跑步、用用器械,不僅能強健體魄還能塑造形體,從而達到保持身材的目的。杭州杜小姐出于這樣的目的辦了一張健身卡,但這張卡讓她很煩惱。近日,她致電與本報維權熱線85188518聯動的12345熱線反映:“我在一家健身館辦了健身卡,花了4480元,辦好后一次都沒用過,現在想退卡,可商家以‘會員卡一經售出概不退還’為由拒絕了我?!?/p>
聽消費者說 一次未用的會員卡想退遭拒
杜小姐:因為想鍛煉身體,我在去年11月13日到某健身館辦了一張健身季卡,交了4480元。因為工作很忙,我一直沒時間去健身,卡也沒用過,也可以說沒有開卡。
今年年初,我打算備孕,再加上搬家后離這家健身館比較遠了,因此我想把健身卡退掉。1月21日,我打電話給這家健身館的客服,要求退卡,客服表示會登記我的信息并告知負責人,但一直沒有得到反饋。
前幾天,我再次聯系該健身館,提出是否可以退卡,甚至表示哪怕只退一部分錢都行,但對方堅持“不能退,會員卡一經售出概不退還”。我后面多次聯系對方交涉,商家也沒有再回復我。希望記者能幫忙協調。
聽商家說
可與消費者各承擔50%
這家健身館市場部負責人朱先生:杜小姐在辦理健身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合約中注明:在購買會員卡之后一個月內完成基礎課,超時將自動開始計算正式會籍時間;已購課程無法退款或轉讓。
鑒于杜小姐的特殊情況,我們也承諾可以和她各承擔50%。另外,我們還是希望杜小姐能過來健身,如果她不退款,我們可以延長她的會員卡使用期限,等她身體狀況方便時再開始計算。
聽專業(yè)人士說
進行預付式消費時,要保持理性
浙江澤鼎律師事務所的夏謹言律師:從商家給出的合同條款中看出,禁止退款的條款是無效的,但是僅該條款無效,其他條款仍然有效。
這個事例中健身房沒有任何過錯,僅是消費者個人原因要求解除合同退款,因此,消費者需要與健身房協商。
杭州消保委副秘書長陳杭:這是一起典型的預付卡消費糾紛。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發(fā)生糾紛首先應依照交易約定進行處理。在此糾紛中,消費者因自身原因提出變更約定,有違約責任,應承擔違約后果。但是在健身卡從未開卡使用的情況下,健身中心不容任何商量的態(tài)度值得商榷。
在從未消費的情況下,消費者提出“哪怕只退一部分錢”的要求也無情被拒,一天都沒有服務過,商家這么做也是不合理的。
陳杭提醒廣大消費者,進行預付式消費時,要保持理性,謹慎選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記者將情況反饋給杜小姐,她表示會繼續(xù)與商家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