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6月14日訊(記者 李永華 文/攝)2013年搶金潮時期購買的金飾,佩戴3年變色,熔化后發(fā)黑,消費者懷疑買到摻假黃金。昨日,福州多名消費者來到福建省寶玉石協會投訴金飾暗淡變色一事,不過,經檢測,這些金飾品未發(fā)現純度質量問題。
昨日,多名消費者拿著八九件金飾品到福建省寶玉石協會尋求黃金飾品質量問題維權幫助。這些消費者都是江西籍在榕務工人員,手中的金飾多為“千足金”,其中四五條項鏈重量在40g至70g,按購買時價格計算總價為七八萬元?!笆录深^是一年輕女士佩戴的金耳釘變色,耳釘重量1g多,找人用火燒熔化后發(fā)現金塊發(fā)黑,該女士擔心金飾摻假?!备=ㄊ氂袷瘏f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消費者彼此認識,住在一起,其中一名女士發(fā)現金耳環(huán)的問題后,其他消費者拿出金飾品對比,也覺得首飾有問題。上述負責人說:“她們手中的金飾品都是2013年金價暴跌時在福州同一家商場購買的,佩戴3年后部分金飾品變色,他們懷疑買到假貨?!?/p>
昨日,除發(fā)黑的耳釘因熔化達不到檢測要求無法檢測外,福州專業(yè)機構檢測人員用儀器對其他黃金首飾檢測后,發(fā)現這些金飾含金量與標簽含金量一致。據悉,金飾品變色主要原因是佩戴保養(yǎng)問題,即長期佩戴沒有清洗保養(yǎng)過,外表就會暗淡無光。
黃金發(fā)白、暗淡等變色現象并不一定是純度摻假等質量問題導致。據悉,近年來福州有不少消費者反映金飾變色問題,但檢測發(fā)現都不是純度問題?!捌鋵嵠胀ǖ南M者對黃金的穩(wěn)定性存在誤區(qū),認為黃金不可能會變色,實際上黃金也會變色。”福建貴重金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專家表示,黃金具有密度大、硬度低、熔點沸點高等特點,在任何溫度下不與氧發(fā)生氧化作用,也不溶于鹽酸、硫酸、硝酸及其他單獨的酸中,即使在受到水分、空氣、酸類、堿類、鹽類等物質的作用時也不發(fā)生變化。
“但黃金最怕的是水銀(汞)?!痹搶<冶硎?,黃金遇到汞后會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一種黃白色物質附著在黃金飾品上,黃金飾品就像褪色一樣。他說,黃金的成色無法達到100%,里面或多或少含有一些其他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元素也可能和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導致黃金變色。
專家表示,日常生活中,除了化工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會與汞打交道外,普通消費者也有可能接觸到含汞的物品,如含汞化妝品等。入夏后,高溫天氣導致人體排汗較多,頸部、手腕這些位置更易出汗,有可能導致黃金變色。消費者要避免金飾與酸性、堿性物質及汗?jié)n長時間接觸,洗澡時要盡可能取下金飾。專家還建議,金店商家為避免此類糾紛,應向消費者講明金飾正確的使用和保存方法。
如果黃金飾品變色、褪色怎么辦?專家表示,消費者可以找品牌售后部門清洗保養(yǎng),若想鑒定真假也要找權威檢測機構,真金不怕火燒,高溫火燒可除掉黃金表面物質,但煅燒方法不當也可能把黃金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