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免费一区二区视频|亚洲аv在线观看|欧美在线激情性受

<bdo id="glmru"></bdo>

<dfn id="glmru"></dfn>

    1.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民生>>投訴>>

      廣東省發(fā)布第一季度消費投訴及預付式消費問題分析報告

      2019-05-08 17:05:36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5月8日,廣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官網發(fā)布2019年第一季度消費投訴及預付式消費問題分析報告。分析報告稱,2019年一季度年廣東全省消委會系統共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近9萬人次,處理消費者投訴69737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1.39億元。此外,因經營者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金額約為67369元。

      從總體情況看,投訴咨詢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投訴量整體保持增長態(tài)勢。雖然一季度我省投訴量同比下降6.1%,從整體上看,近年我省投訴量保持增長態(tài)勢,年平均增長率在20%以上,在全國消協投訴總量中年均占比近30%。二是投訴類別繼續(xù)向服務傾斜。2019年第一季度,全省共受理商品類投訴23377件,占總投訴比重為33.52%;受理服務類投訴34441件,占總投訴比重為49.39%,服務類投訴是商品類投訴的1.58倍。從2015年開始,服務類的投訴數量開始超過商品類投訴,投訴類別逐年向服務類投訴傾斜。三是售后服務和質量問題突出。

      2013年至今,售后服務和質量問題牢牢占據投訴性質排行榜前兩位,一直是消費者的投訴熱點。今年一季度,售后服務投訴共31421件,占總投訴量的45.06%;質量投訴共8549件,占總投訴量的12.26%,其中售后服務問題主要集中在互聯網類和家用電子電器類,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家用電子電器類。

      一、投訴基本情況分析

      (一)投訴性質分析

      根據投訴性質分析(如圖1所示),售后服務和質量問題是投訴的焦點,其次是合同、虛假宣傳等。

      售后服務投訴共31421件,占總投訴量的45.06%,主要集中在互聯網類(6026件)和家用電子電器類(3727件),兩者分別占該類投訴的19.18%和11.86%

      質量投訴共8549件,占總投訴量的12.26%,其余的依次為合同問題(占8.44%)、虛假宣傳問題(占4.44%)、安全問題(占3.18%)、價格問題(占2.12%)、人格尊嚴問題(占1.45%)、假冒問題(占1.39%)、計量問題(占0.37%),其他問題(占21.29%)。

      (二)商品和服務類別分析

      在商品投訴類方面,2019年第一季度,全省共處理商品類投訴23377件(如圖2所示),占總投訴比重為33.52%。投訴量前三的分別是家用電子電器類、交通工具類、日用商品類。其中,家用電子電器類8369件,占商品類投訴的35.8%,交通工具類5211件,占商品類投訴的22.29%,日用商品類4058件,占商品類投訴的17.36%。

      在服務類投訴方面,2018年第一季度,全省共處理服務類投訴34441件(如圖3所示),占總投訴比重為49.39%。其中,互聯網服務類數量最大(14083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40.89%;生活、社會服務類第二(6039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17.53%;電信服務類投訴4508件,教育培訓服務類2384件,分別位列三、四位。

      二、預付式消費問題專項分析

      預付式消費問題是近年消費矛盾的焦點,也是投訴的熱點。據省消委會2019年第一季度的投訴數據顯示,預付式消費投訴占省消委會本會處理投訴量的40.74%,環(huán)比上升10.43%。從受理投訴的情況來看,預付式消費較多發(fā)生在娛樂健身、美容美發(fā)、餐飲住宿、以及教育培訓等行業(yè),反映的主要問題有:

      (一)虛假宣傳,貨不對板。經營者通過各種形式夸大宣傳、虛假承諾誘導消費者進行消費,消費者實際使用商品和享受服務后發(fā)現與宣傳或者承諾不符,但要求經營者按照宣傳或承諾內容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遭到拒絕。

      (二)霸王條款、限制條款規(guī)定多。經營者在與消費者簽署合同時,未依法對合同中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進行說明提醒,在消費者實際消費時卻增加各種限制條件,甚至單方設置“只能轉讓不能退卡”“一經售出,概不退費”等侵害消費者權利的霸王條款。

      (三)辦理手續(xù)不規(guī)范,不提供書面合同和票據等。經營者在消費者進行支付后拒絕開具收據和發(fā)票,或者僅做口頭承諾,拒絕簽署書面協議,造成消費者事后維權時無法提供有效證據。

      (四)消費容易退費難,解除合同成本高。消費者因對經營者的服務質量和內容不滿意,或因自身的經濟能力、時間等因素,要求解除合約,經營者要么直接拒絕解約或退費要求,要么同意退費卻收取高額手續(xù)費用,在之后又拖延辦理退費手續(xù),想法設法采取各種手段提高消費者的解約成本,試圖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五)以關門歇業(yè)、易主、變更經營地址為由,擅自終止提供服務。經營者在與消費者合同存續(xù)期間內,以關門歇業(yè)、易主、變更經營地址為由,單方終止提供服務,使得消費者無法繼續(xù)享有消費權利。甚至有不法經營者更是利用預付式消費模式進行變相融資、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在收取巨額預付資金后惡意攜款逃逸。

      (責任編輯:八雨)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