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這活需要一點強迫癥”
——“一汽-大眾發(fā)現之旅”探尋高品質背后的秘訣
?
???????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 朱祝何)走在一汽-大眾華南基地廠區(qū),在淺顏色工服的人群中,不時可見身穿紅色工服的人。他們穿的工服為何與眾不同?
在質量基地基本技能培訓課上,來自上海的鄭文專注地檢查汽車表面的坑包、拋光影、間隙。她檢查的結果能跟標準答案一致嗎?
在一汽-大眾華南基地的車間內,數條金魚在水中歡快地游來游去。二次處理的污水為何能養(yǎng)金魚?
5月19-20日,記者跟隨“一汽-大眾發(fā)現之旅”來到位于佛山的一汽-大眾華南基地,探尋上述疑問的答案。
做質量的人穿紅色衣服
“大家猜猜,我為什么穿紅色衣服?”剛見到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大眾佛山公司)質保部的質量工程師黃源時,他開門見山地問。“質量紅線不能逾越。”正在大家極力思索時,黃源說出了答案。質量部門的工服就是紅色衣服,穿紅衣代表著警示意義。
參觀一汽-大眾佛山公司生產車間時,工作人員介紹稱,每道工序的最后一個工位都是質檢工位,認為“下一道工序是用戶”,堅定貫徹全員質量管控理念。
秉持這一理念,從最初的材料、零部件采購,到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再到整車產品審核,乃至售后質量保證體系,一汽-大眾已經建立了貫穿全產業(yè)鏈的質量保證體系。
“干這活需要一點強迫癥”
“干這活需要一點強迫癥。”說到質量測量工作時,一汽-大眾佛山公司質保部測量技術科的林志軒如此表示。
“一汽-大眾發(fā)現之旅”活動開始之前,每位參與者都獲得一把塞尺(一種測量汽車縫隙間距的工具),外觀造型靈巧。但令大多數人沒想到的是,后面會被這把小小的塞尺折磨得近乎抓狂。
鄭文就切身體會到了上述感覺。在一汽-大眾質量基地基本技能培訓課上,從最初的整車外表面檢查,包括坑包、劃傷、臟點、拋光影、少漆、流掛等缺陷識別,到整車匹配檢查,包括棱線、平度、間隙、均勻度等缺陷識別,每一個檢查環(huán)節(jié),即使非常專注認真,往往也難以與標準答案一致,無數的塞尺測量比對,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與認真。
解釋“強迫癥”,舉例來說,華南基地的測量間運用精密的測量設備,對零部件尺寸進行準確的測量和控制。所有零件的尺寸誤差不能超過0.5毫米,超過即為不合格產品。而對于發(fā)動機等精密零部件,一汽-大眾對尺寸的要求精確到微米級別,比頭發(fā)絲更細微的誤差也不能接受。
“聆聽一場優(yōu)雅的音樂會,不同樂器的音響,匯聚成華麗篇章。檢驗汽車的聲音,找到破壞和諧的問題,判斷精準的聽覺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辟|量培訓手冊的這段話,說的是路試噪音識別。
記者親身體驗了路試噪音識別,帶著耳機,靜心側耳去聽車中的異常聲響,那種難度,難以用語言形容。正如培訓手冊所言:在汽車行駛的聲音中,要分辨出細微的異常聲響,需要的是全神貫注和對各種聲音的敏銳感覺,要充分調動聽覺系統,才能從紛繁復雜的環(huán)境噪音中捕捉到那關鍵的雜音。
質量人員表示,“強迫癥”慢慢就會成為習慣,質量意識和質量敏感一天天提升,整車檢查時就會更加從容自信。而這一點,從質量基地基本技能培訓課學員檢查高爾夫·嘉旅汽車的表情上,可見一斑。
用車間二次處理水養(yǎng)金魚
在一汽-大眾佛山公司焊接車間出口,池中的金魚吸引了參觀者的腳步,養(yǎng)金魚用的是工廠污水經過二次處理的水。看到這里,才真正對一汽-大眾華南基地號稱“綠色工廠”和“完美工廠”,有了切身體會。
走進一汽-大眾華南基地,首先看到的便是草坪和道路兩旁的樹蔭。廠區(qū)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僅僅是“綠色工廠”的一方面。
據工作人員介紹,作為國內汽車行業(yè)首個獲得中國綠色建筑委員會授予的“綠色工業(yè)建筑”三星認證的工廠,一汽-大眾華南基地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將最大限度地節(jié)能、節(jié)水、節(jié)材,保護環(huán)境和減少污染。
華南基地的環(huán)保體現在很多方面。在生產過程中,不僅涂裝車間采用世界先進的2010水性漆環(huán)保工藝,噴房循環(huán)風實現80%循環(huán)利用,對于廢水廢氣,一汽-大眾也采用了廢氣燃燒、中水回用等凈化處理。此外,車間建筑外墻采用了性能更好的三明治板,有利于保持車間內的恒溫,減少空調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