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南瓜比賽中的楊恒均。為了樊文勝的小小勝利,年近50歲的他“也是蠻拼的”。)
(中間隔著隊友,楊恒均和樊文勝還是很自然地拉著手。)
(活動主舞臺旁,一個當?shù)睾⒆幼诼愤叒氉酝嫠?。在大山里,留守兒童?shù)不勝數(shù)。)
紅網(wǎng)張家界12月7日訊(記者 姚冶張勇)在張家界共同度過的24小時里,戴著黑邊眼鏡、一臉祥和的楊恒均,一直拉著樊文勝的手,要么就把這個只到腰間的黑瘦孩子攬在懷里,鏡頭內(nèi)外都是如此。
12月6日-7日,張家界網(wǎng)絡(luò)大咖戶外挑戰(zhàn)賽“張家界24小時”第一季在湖南張家界檳榔谷舉行。包括香港天大研究院資深研究員(香港)、《世界華人周刊》總編(溫哥華)楊恒均在內(nèi)的9位網(wǎng)絡(luò)大咖和張家界當?shù)氐?位留守兒童一起,經(jīng)歷了徒步、騎行、皮筏艇、搬南瓜、熱氣球等挑戰(zhàn),不斷挑戰(zhàn)體能極限。
“這樣的徒步、騎行運動,對我來說不是問題。我平時也經(jīng)常進行戶外運動,已經(jīng)踏過122個國家?!憋埿獣r,他跟記者閑聊,“不過,我跟張家界倒是很有緣:在這之前,我一共來過兩次,最近的一次在今年10月,之前一次是在很久以前——那時我還寫了一篇《賣鵝蛋的婆婆說,美國人都要飯去了》,那幾乎是我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一篇博文了?!?/p>
也許平日,他是嫉惡如仇的作家、研究員,但在這24小時里,對11歲的留守兒童樊文勝來說,他只是會攥著自己的手,不厭其煩解答他“十萬個為什么”的楊叔叔。這成了他與張家界“有緣”的另一個原因。
“關(guān)愛留守兒童,我們的行動不能只體現(xiàn)在這一次活動中。”在與樊文勝分別之前,楊恒均強調(diào),“像他們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做公益,‘一個都不能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