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訊 鮮肉月餅、八寶飯、桔紅糕、桂花年糕、松花糕、核桃糕、重麻酥糖……在浙江省桐鄉(xiāng)市西南部的崇福鎮(zhèn),有一家開了幾十年的糕點鋪--徐氏糕點,憑借傳統(tǒng)的地道口味,已成為桐鄉(xiāng)崇??h街上遠近聞名的糕點鋪。
店主徐成如介紹,徐氏糕點的第一代“掌門人”是他的父親徐治華,如果從父輩開始算起的話,這門糕點手藝已經(jīng)傳承了70多年。
“我父親是南京人,南京人好吃糕點,他15歲便來到崇福學徒掌握了這門手藝,當時還沒有店面,就是簡單擺個小攤,但在崇福已小有名氣……。”徐成如回憶道,“1995年,我下崗后開始跟著父親學做糕點,轉(zhuǎn)眼間也已經(jīng)二十五年了,如今我的兒子也跟我學習糕點,我們希望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雖說如今父親不在了,但橫街里的一些老人至今提到父親的糕點還津津樂道,這門手藝傳到我這里不能丟,要讓崇福人能吃得到老底子的味道”。
從祖輩到父輩再到孫子輩,徐氏糕點如今也有了第三代的傳人--徐成如的兒子徐振清。接手后徐振清才感覺到制作糕點遠非想象中那么簡單。多少配料,比例多少,制作手法,這些都是秘方,一旦其中任意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糕點的口感將會大打折扣。例如,一尺云片糕需要切上100多刀,還要求每一刀厚薄均勻,這樣的難度系數(shù)絕不亞于豆腐切絲。
每一份甜蜜精美的糕點背后,藏著復雜的工序,藏著對團圓美滿的祝愿,也蘊含著制作者的堅持和用心。令徐振清引以為豪的是,自家糕點始終堅持傳統(tǒng)手藝,他說手工制作的質(zhì)感是機械加工無法企及的,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老手藝、老味道保留和傳承下去。
徐成如表示,“傳統(tǒng)糕點的附加值不高,所以價格也很實惠,但是傳統(tǒng)糕點都是老手藝,費時又費力,做的人越來越少了,讓我兒子做下去,讓大家吃得到老底子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