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腌菜、加工肉制品,一提到這些,大家就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亞硝酸鹽,甚至亞硝酸鹽中毒事件等,亞硝酸鹽對人體有怎樣的影響、安全的攝入量是多少……本刊特邀營養(yǎng)專家為你解答——
Q:亞硝酸鹽常存在于哪些日常食品中?
A:植物吸收氮素之后,往往以硝酸鹽的形式暫存于體內(nèi),它是一種無毒的無機化合物。但是,如果蔬菜不新鮮了,硝酸鹽會被植物中的酶轉(zhuǎn)化成亞硝酸鹽。如果蔬菜烹調(diào)過,其中滋生了微生物,很多細菌霉菌也能把硝酸鹽轉(zhuǎn)化成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是有一定毒性的,其中最常見的品種是亞硝酸鈉。世界各國一般都用亞硝酸鈉作為食品添加劑,給肉類食品做防腐劑和發(fā)色劑,但數(shù)量是嚴格控制的。它“長得”很像食鹽,如果不小心把它當成食鹽加到菜肴里,就會導致中毒,讓人體血紅蛋白失去運氧的能力,讓人嘴唇、黏膜青紫,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即便沒有達到中毒水平,如果亞硝酸鹽足夠多,還可能和食品里和胃里的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物發(fā)生反應,合成一種“亞硝胺”類的致癌物,和患胃癌風險有一定關系。人們聽說制作不當?shù)碾绮藭掳?,就是因為這種腌菜里面含有較高數(shù)量的亞硝酸鹽,甚至含有亞硝胺。
亞硝酸鹽本身并不會致癌,VC還能減少其合成致癌物的風險,但在膳食中有足夠多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情況下,就比較令人擔心。此時服用VC片則會促進亞硝酸鹽合成致癌物。
Q:烹調(diào)后及時冷藏的剩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較少,但少量的亞硝酸鹽會不會在體內(nèi)蓄積,長時間后產(chǎn)生致癌效果?
A:不會蓄積中毒。亞硝酸鹽本身并無致癌效應,它被吸收入血液之后,存在的半衰期只有1?5分鐘,被轉(zhuǎn)化為一氧化氮(NO),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對降低血壓和預防心臟病有好處。而亞硝酸鹽本身因為已經(jīng)分解,談不上“蓄積中毒”的問題。
亞硝酸鹽的毒性,主要在于它能夠把血紅蛋白氧化成為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引起缺氧,導致紫紺癥。但目前沒有證據(jù)能表明攝入日常正常剩菜中數(shù)量的亞硝酸鹽(500g菜中總量不超過10mg)會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癥。
實際上,不提倡吃剩菜,還考慮到其中有致病菌繁殖、維生素含量降低的風險等,并不僅僅是考慮亞硝酸鹽的問題。吃剩菜之前,至少要把菜熱透,把病菌殺死。
Q:如果亞硝酸鹽毒性沒那么大,為何腌菜和不新鮮的菜會導致亞硝酸鹽中毒呢?腌菜還能吃嗎?
A:腌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有一個變化過程,對于普通腌菜來說,開始腌制的時候,亞硝酸鹽含量不斷上升,這是因為蔬菜中含有的硝酸鹽被細菌中的硝酸還原酶轉(zhuǎn)變成了亞硝酸鹽。在亞硝酸鹽峰值的狀態(tài)下,含量可以達到100mg/kg以上甚至更高。腐爛的菜葉中,亞硝酸鹽含量更高。所以,吃亞硝酸鹽含量高的腌菜或者腐爛蔬菜,易達到令人致病的亞硝酸鹽水平,所以食用時要特別注意。
不過,腌菜并不意味著亞硝酸鹽含量一定會超標。在腌制20天以后,亞硝酸鹽含量已經(jīng)降低到10mg/kg以下,達到了可以正常食用的水平。接種乳酸菌的泡菜比較安全,因為乳酸菌并不會進行硝酸還原作用,因而不會產(chǎn)生亞硝酸鹽。此外,腌菜很咸,每天吃的數(shù)量很少,劑量高到引起亞硝酸鹽中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從營養(yǎng)價值來說,腌菜的確遠不及新鮮蔬菜。
Q:按照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所制訂的ADI(每人每天允許攝入量),亞硝酸鹽的許可量只有0?0.07mg/kg(以亞硝根離子計),那我們?nèi)粘o嬍持惺遣皇蔷秃苋菀壮瑯肆耍?/strong>
A:的確,如果剩菜是7mg/kg的亞硝酸鈉含量,那么吃500g剩菜,就會攝入3.5mg的亞硝酸鈉。按50kg的人來計算,攝入量就是0.07mg/kg。換算成亞硝根離子,大約是0.05mg/kg。也就是說,如果含量再高一點,比如說,菜做好后經(jīng)過翻動,又沒有及時放入冰箱冷藏,就很有超標的可能。
如果按照目前各國營養(yǎng)學家所推薦的健康飲食模式來吃,每天攝入大量的蔬菜水果,即便是新鮮蔬果,也有可能會發(fā)生“超標”的問題。這是因為以前制定標準時,把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都當成有害物質(zhì)來加以嚴格限制。但現(xiàn)在研究已經(jīng)證實,它們可能有潛在的健康益處,所以在日常飲食中不必過分擔心。
Q:肉類制品中也含有亞硝酸鹽,它和剩蔬菜相比,誰更危險?
A:目前肉類加工品生產(chǎn)中幾乎都會加入亞硝酸鹽。不過,目前肉制品企業(yè)普遍添加VC來幫助肉制品中的亞硝酸鹽分解發(fā)色,所謂分解發(fā)色,是因為亞硝酸鈉本身是不能讓肉發(fā)色的,它首先要轉(zhuǎn)化成亞硝酸,然后分解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血紅素結(jié)合,才能讓肉煮熟后變成粉紅色的漂亮顏色。而維生素C正好起到了幫助亞硝酸分解的作用。所以,在用亞硝酸鈉腌肉的時候,如果加入VC,就可以讓亞硝酸鹽用量少而效果好,而且亞硝酸鈉殘留量不容易超標。所以只要生產(chǎn)管理到位,肉制品中亞硝酸鹽的殘留量可以很低,甚至達到10mg/kg以下。
但是,即便如此,加工肉制品對于健康的影響,和剩菜的影響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目前沒有數(shù)據(jù)能夠證明吃隔夜菜會升高癌癥風險;按目前國外研究的匯總分析,每周吃500g以下的紅肉并不會增加癌癥風險,然而吃加工肉制品,似乎沒有安全量,升高癌癥風險的作用也是被肯定的。
有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把亞硝酸鹽和胺類物質(zhì)放在一個不含脂肪的反應體系當中,然后加入VC,結(jié)果是VC強力抑制多種致癌物的生成,如二乙基亞硝胺的合成完全被阻止。然而,如果在體系中加入10%的脂肪,效果就會完全逆轉(zhuǎn)——VC的存在,不僅不能抑制致癌物生成,甚至還有強烈的促進作用,比如二乙基亞硝胺的合成量會增加60倍。
從這個研究聯(lián)想到日常所吃的剩蔬菜,如果它是煮菜、焯拌菜,其中含有VC和亞硝酸鹽,但脂肪含量很低,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威脅。如果是炒菜,其中放油很多,再和肉一起炒,或者菜在肉湯里浸泡,就會給合成致癌物提供機會。
生活中如何避免過多攝入亞硝酸鹽
如果能夠在蔬菜烹調(diào)之后不加以翻動,及時放入冰箱冷藏,過夜之后仍然是安全的。測定也表明這樣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不會引起健康風險。
腌菜一定要在腌制足夠長的時間之后再吃。雖然這種腌菜已經(jīng)比較安全,但其營養(yǎng)價值和健康作用仍然不及新鮮蔬菜,含鹽量也過高,即便消除了亞硝酸鹽方面的風險,也不推薦每天大量食用。
《消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