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支持: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為了防止食物氧化酸敗,常常要添加食品用抗氧化劑。那么,所有食品都允許添加抗氧化劑嗎?如果人們食用了氧化的食品又會怎樣?本期特邀權(quán)威專家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為你解讀——
Q:什么是抗氧化劑,添加的作用是什么?
A:抗氧化劑是指能防止或延緩食品氧化性和延長貯存期的食品添加劑,添加抗氧化劑的目的是延緩食品氧化變質(zhì)的速度。
為了運輸、銷售和食用方便,很多食品的保質(zhì)期都長達半年、一年甚至兩年。貯存這么長的時間,其中所含的油脂難免會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逐漸發(fā)生氧化。所以需要抗氧化劑來延緩食品氧化酸敗。
抗氧化劑的作用,就是把脂肪氧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自由基及早撲滅,從而讓各種富含油脂的食品長時間保持正常的氣味。所以說,抗氧化劑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一個舉措,各國都許可使用這些物質(zhì),只要按規(guī)定合法添加,效果是利大于弊的,不必因為TBHQ(特丁基對苯二酚)、BHA(丁基羥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羥基甲苯)等陌生的化學名稱而感覺驚恐。
Q:氧化食品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A:如果把含有很多油脂的食品,如花生碎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就會產(chǎn)生一種不新鮮的哈喇味,這就是發(fā)生了氧化酸敗。
油脂的這種氧化過程是“自由基反應(yīng)”,具有很強的傳染性。這個反應(yīng)不僅發(fā)生在食品中,同樣也會發(fā)生于人體內(nèi)。人體細胞的生物膜上有很多脂肪物質(zhì),假如體內(nèi)出現(xiàn)了不可控制的脂肪氧化反應(yīng),會對人體細胞造成很大傷害,造成衰老和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很多人熱衷于吃富含抗氧化物質(zhì)的紅色、黃色、黑色和綠色果蔬糧豆,也與抵抗氧化衰老的目標有關(guān)。如果過多攝入了氧化了的脂肪,有可能引發(fā)氧化衰老并產(chǎn)生其他疾病。
Q:抗氧化劑許可在哪里使用,吃哪些食品可能帶入抗氧化劑?
A:按照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guī)定,油脂、堅果、油籽產(chǎn)品、餅干、膨化食品、油炸面制品、麻花、方便米面等食品都可以添加抗氧化劑。
此外,腌臘肉制品、風干水產(chǎn)品等動物性食品也被許可添加抗氧化劑。因為這些產(chǎn)品都含有脂肪,而且大多暴露在空氣中,放久了之后就會有一股難聞的哈喇味。
實際上,我們每天都在接觸抗氧化劑,因為家家都要用烹調(diào)油來炒菜,而各種焙烤食品基本都含有抗氧化劑。無論是餅干、蛋糕還是面包、點心,制作中都需要添加油脂;還有各種膨化食品,離開大量油脂也都不行。同時,如果糕點食品用了花生碎、芝麻醬之類的原料,一般也會加入抗氧化劑。
不過,油脂等配料的“被添加”和“主動添加”不是一回事,如果是從油脂和堅果配料中帶入,那么產(chǎn)品中所有抗氧化劑的含量,不會超過配料當中的總含量。比如100克點心中加了20%的油脂,按0.2%的最大許可添加量,100克點心中最多會有0.04克TBHQ。如果高于這個值,那就有可能是額外添加了抗氧化劑。
Q:有什么方法可以延長糕點被氧化的時間?
A:目前添加劑使用標準中,還沒有把糕點產(chǎn)品納入抗氧化劑的使用范圍當中。
要控制氧化的風險,首先可以選擇不容易氧化的油脂。油脂飽和度越高,常溫下越呈現(xiàn)固態(tài),一般耐熱和耐氧化性能也就越好。比如牛油、黃油就比較穩(wěn)定,氫化植物油也非常穩(wěn)定。但氫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而不太被人們接受,牛油和黃油價格又比較貴,棕櫚油是植物油中飽和度比較高的一種,穩(wěn)定性強,價格低廉,很適合用來制作油炸食品和糕點產(chǎn)品。
其次,真空包裝能夠延長保質(zhì)期,如果真空包裝袋里再加入吸氧劑、干燥劑就更好。但這種包裝成本高,而且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有漏氣的風險。
所以,消費者在選購糕點時要盡量選擇新鮮、保質(zhì)期時間不太長的食品,并盡快食用。
Q:如何防止攝入過多的氧化食品?
A:需要添加抗氧化劑的食品通常都是高脂肪、長貨架期食品,比如薩其馬,是把混合了雞蛋和發(fā)酵粉的面條先油炸,再用糖來粘在一起,既是油炸食品,也是甜食,熱量很高。需要注意的是,糕點這類高脂肪、高糖、高熱量的產(chǎn)品,以及膨化食品、方便面、腌臘肉等食品,本身營養(yǎng)價值很有限,多吃、常吃不利于健康。采用偶爾為之、淺嘗輒止的吃法,就不會被抗氧化劑和氧化脂肪所煩惱了。
《消費指南》2013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