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師范大學(xué) 張德萍/文
古人的衣,分為頭衣(冠、冕、弁)、體衣(身上穿的)、脛衣(褲子、蔽膝之類)、足衣(襪子、鞋子)。為了美觀和標(biāo)志地位,佩飾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沈從文先生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圖文并茂地描述了我國先民對服飾美不懈追求的歷程,令我們對祖先充滿無限的敬意。當(dāng)琳瑯滿目的出土文物直觀地展示服飾之美的時候,考察古代的文字學(xué)著作,對照、查證,會使這些美輪美奐的服飾增加一份鮮活的時代感、文化感。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聲讀的字典,在全書收錄的9353字中,有關(guān)衣服質(zhì)料形制等的字,衣部有116字、巾部62字、糸部248字,此外黹部、帛部等也有收錄。今取幾字略加分析,以賞古代衣裳之韻。
一塊遮羞布的懸想
關(guān)于服飾的發(fā)明,今人不免好奇:源于遮羞還是避寒?或是出于獵捕猛獸,用來偽裝威嚇?或者是為了應(yīng)付戰(zhàn)爭的需要,避免利爪與矢石的傷害而“孚甲自御”?
《說文·巿部》:“巿(音弗,又做韍),韠(音畢)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倍斡癫靡嵭秲x禮注》:“古者田漁而食之,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獨存其蔽前者,不忘本也。”也就是說,“巿”是個象形字,其初形不過是一塊遮羞布,后代延續(xù)這種形制,發(fā)展成為后代的“蔽膝”。許嘉璐先生《中國古代的衣食住行》引用《方言》、《禮記·玉藻》解釋,蔽膝與現(xiàn)在的圍裙相似,所不同的是,蔽膝稍窄,而且一定要長到能“蔽膝”;并不像圍裙那樣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帶上;其功用主要不是保護(hù)衣服,而是一種裝飾。這就是鄭玄所謂的“不忘本”吧。
比附《圣經(jīng)》,《說文》的解釋更讓人遐想,或許遠(yuǎn)古的某一天,我們的先民也如同伊甸園中亞當(dāng)夏娃一樣,突然害羞起來,于是用樹葉、獸皮遮隱私處,從此對于衣服與佩飾的追求,成就了后來服飾文明發(fā)展史的璀璨華章?
上衣下裳,男人也穿裙
“衣裳”現(xiàn)代漢語已經(jīng)成為一個詞,但是古代衣裳連用,衣為上衣,裳為下裳。
《說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常?!鄙炎x作“?!保恰俺!弊值漠愺w字。《說文·巾部》:“常,下裙也。裳,?;驈囊??!蹦敲础吧选笔鞘裁??《說文·巾部》:“常,下裙也?!薄墩f文·衣部》:“裠(裙),下裳也。”東漢劉熙的《釋名》也說:“裙,下裳也?!笨梢娝^“裳”,就是“裙”。
《詩經(jīng)》中不少地方提到了“裳”。比如《齊風(fēng)·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焙苊黠@,衣裳對舉,上衣下裳?!缎⊙拧に垢伞罚骸澳松凶?,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庇帧夺亠L(fēng)·七月》:“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看到這里,有人會以為古代沒有褲子,那就錯了。古代也有褲子,不過與現(xiàn)代有別。
《說文·衣部》:“褰,绔也?!薄墩f文·糸部》:“绔,脛衣也 ?!薄夺屆罚骸榜驴?,跨也。兩股(大腿)各跨別也?!倍斡癫米⑨屨f:“绔,今所謂套褲也?!边@說明古代的褲子沒有襠,只有兩個褲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繩帶以系在腰間。
與現(xiàn)代褲子相近似的是“衤軍(音昆,簡寫為裈)”,不過這已經(jīng)是后代的時尚了?!妒勒f新語·任誕》:“〔劉〕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宇為衣。諸君何為入我衤軍中?”頗有嬉皮的味道?!稘h書》里有所謂“窮绔”,服虔注:“窮绔有前后襠?!鳖亷煿抛ⅲ骸凹唇窬i襠衤夸也?!倍斡癫媒忉屨f這有點像清朝的“滿襠褲”。
此外,還有“犢鼻衤軍”。許嘉璐先生說:“犢鼻裈很類似現(xiàn)在的褲衩、短褲。在古代這是貧賤勞作者所穿?!睋?j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勾引卓文君私奔,出于生計,“令(卓)文君當(dāng)壚(酒店放置酒壇的爐形土墩),自著犢鼻衤軍,滌器于市中?!币淮抛铀抉R相如在市場上大穿其犢鼻裈,只是為了出老丈人卓王孫的丑。不過后來還是得到了老岳丈豐厚的嫁妝,這也是才子的別出心裁吧?
那飄飄的長袖
古人有“張袂成陰,揮汗成雨”之語。《說文》:“袂(音妹),褎(現(xiàn)寫作袖)也。”又曰:“褎(袖),袂也。”可見“袂”“袖”同義。袖子寬大,成為一時風(fēng)尚。段玉裁注釋說:“袂上下二尺二寸,至祛一尺二寸。”“祛(音區(qū))”,也是袖子,《說文》:“祛,衣袂也?!碑?dāng)然也有人解釋為袖口的,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析言之袖曰袂,袂口曰袪”。但是他自己也說“析言之則袂口曰袪,統(tǒng)言之則袪亦言袂也?!碑?dāng)時有“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的俗諺,可謂不虛。段玉裁又說:“袂之長短,反詘(屈)之及肘?!币馑际?,“袂”的長短標(biāo)準(zhǔn)是從手部向上反折,要達(dá)到肘部,也就是袖長是臂長的一點五倍,頗有點像今天京劇舞臺上的水袖。
“寂寞嫦娥舒廣袖”,排遣許多惆悵;“長袖隨風(fēng),悲歌入云”,抒發(fā)幾分多情。如今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在舞臺上將水袖賦予了靈魂,奮袂低昂,正所謂“長袖善舞”,舒緩而雍雅,古人的翩翩風(fēng)采也就由此定格,徒引得后人神往了?!断M指南》2014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