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 庚
汽車行業(yè)里有一種新職業(yè),叫“破檢員”,這破檢員是干什么的呢?日前,筆者在一汽車生產(chǎn)車間里,親眼看到破檢員的工作內(nèi)容:他們負責把一輛輛好端端的轎車車身一塊塊撬開、一片片撕裂、一個個敲碎、一點點粉碎……他們這樣做究竟是為什么呢?好端端的車為什么需要經(jīng)歷這么“殘酷”的考驗?為了揭開這道神秘的“破檢”程序,筆者進行了探訪。
選出一輛車進行人為破壞
筆者看到,破檢員走到哪兒,所有流水線的工人就顯出異常緊張。這是因為破檢員在流水線上走動時,手里都捏著一塊鐵牌,牌上刻著三個大字“破檢車”。對于生產(chǎn)線上的新車來說,這是一塊可怕的牌子。這塊牌子掛到哪輛車上,就等于宣判了這輛車的“死刑”:這輛車只能接受破檢,被從頭到腳地撕裂、破碎、毀掉,直至變成一堆廢鐵。
破檢員自述:其實對于我們破檢員來說,挑車的過程,也是最難受的過程。面前的每輛車都即將化蛹為蝶,為用戶帶去安全的駕乘享受,但一旦確定接受破檢,它們中的一輛就不得不結(jié)束“生命”。
每天重復(fù)500多個相同動作
一輛車的車身有數(shù)千個焊接點,所有的焊點都要一一檢測。這是一件極其嚴格、需要嚴謹精神的活:撕一個焊點,量一下焊點的直徑,做一次記錄;再撕,再量,再記錄;每天,破檢員們都要撕開500多個焊點,重復(fù)500多個相同的動作。
破檢員自述:雖然破檢看上去是一種“笨辦法”,但其實它是最為可靠的質(zhì)檢方法,這是質(zhì)量管理的一大特色,國內(nèi)還很少有汽車品牌采用這種破壞性檢測。
一輛車被肢解得面目全非
筆者有幸在現(xiàn)場觀看了一輛經(jīng)過涂裝(油漆)工藝后漂亮的車身接受破檢的全過程。破檢員首先拆下了4扇門、引擎蓋和后備廂蓋。接著,一位破檢員拿起一把專用工具,爬到車廂頂蓋上,把頂蓋砸出一個又長、又大、又深的口子,然后拉過一把巨大的“老虎鉗子”(液壓擴張器),塞進砸開的口子里。隨著鉗子越張越大,那道口子也越撕越大,過了約10分鐘之后,車子的整個“頭頂”就這樣被掀掉了。幾個小時后,這輛原本靚麗的車子已經(jīng)面目全非,東一條“胳膊”西一條“腿”,十分慘烈。
破檢員自述:我們的職業(yè)就是這樣,雖然經(jīng)歷這樣嚴酷的抽檢過程較麻煩,但是對于保證車輛品質(zhì)是十分必要的。
哪個“器官”有問題立馬查出
一輛車的車身破檢完畢后,會產(chǎn)生6大本報告,堆起來足有一尺高。報告仿佛一幅幅精確的生理解剖圖,每一個器官、每一條血管都清晰逼真。數(shù)千個焊點都有一一對應(yīng)的編號和示意圖,一旦發(fā)現(xiàn)哪一個有問題,可以馬上查出它是出自哪一條流水線、哪一個工人、哪一把焊鉗,并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從而保證每一臺車都具有五星級的質(zhì)量。
破檢員自述:只有看到合格率越來越高,我們的欣慰才會增加一點。那種“搞破壞”的痛苦,也才能減輕一點。盡管做破檢讓不少車“犧牲”了,但為了讓消費者開上放心安全的好車,值得!《中國質(zhì)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