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科技計劃支撐廢舊車胎回收
預計到2010年將綜合利用廢舊汽車輪胎50萬條
本報訊 (李星婷 秦子寒)筆者近日從重慶市科委獲悉,重慶市針對廢舊汽車制定的《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項目日前被納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預計到2010年底,該市將建成年綜合利用廢舊汽車輪胎50萬條的示范工程,并出臺一系列管理辦法促進廢舊汽車“綠色回收”。
目前我國汽車的報廢量每年約100萬輛,僅廢舊輪胎,每年就達1億條。一些廢舊汽車輪胎、零部件隨意丟棄,不僅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浪費,同時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也造成嚴重污染。汽車輪胎80%的殘余部分可通過回收處理進行綜合利用。然后廣泛用于建材、塑料、涂料等眾多領域。
據(jù)介紹,美國和其他發(fā)達國家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率達70%以上,廢舊汽車回收在美國已成為一項年獲利達數(shù)十億美元的產(chǎn)業(yè)。
但由于汽車產(chǎn)品非常復雜,目前我國橡膠回收利用率僅為11%。目前我國汽車拆解技術十分落后,除上海、河北引進部分國外機械進行汽車拆解回收外,國內尚無現(xiàn)代化汽車拆解成套技術和裝備。
該課題將攻克廢舊汽車輪胎的復新和橡膠粉制造等技術,并建立廢舊汽車全面的回收新工藝。項目組擬通過3年時間,構建廢舊汽車輪胎綜合利用實驗室等技術開發(fā)平臺。據(jù)介紹,針對不同廠家、不同類型、不同型號的汽車,實驗室可以調整出快速的工藝參數(shù)和規(guī)程。屆時,還將建立零部件剩余壽命測評信息模型、零部件修復工藝軟件以及零部件材料特性的自動識別技術等。
預計到2010年底,重慶市將建成年綜合利用廢舊汽車輪胎50萬條的示范工程;年拆解報廢汽車10萬輛左右,新增年產(chǎn)值在20億元左右。今后還將建立汽車拆解資質審查制度,并出臺汽車報廢回收管理辦法等,以利于該市的廢舊汽車綠色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