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之見
2016年落實“綠色通道”和重大節(jié)假日免費通行等政策措施,累計減免通行費約500億元。
(12月26日交通運輸部網(wǎng)站)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原來落實了“綠色通道”和重大節(jié)假日免費通行等政策措施后,僅一年下來,就為全國廣大交通對象減免通行費約500億元,這對于民生權益彰顯,最大程度地提升民眾節(jié)假日出行幸福指數(shù)而言,確實是一個極大的“蛋糕”,而這種均攤到每人身上看似微笑的減免通行費政策,集中起來更是一個讓人垂涎欲滴的充滿人性化關愛的交通“大蛋糕”,看到這些,讓人無不為交通部門減免通行費的做法鼓掌叫好,無不為之點贊。
看似不起眼的民生小優(yōu)惠,實則是一個體現(xiàn)人性呵護的“大蛋糕”,人們在為之鼓掌叫好的同時,一些潛隱于現(xiàn)實中交通收費行為下的疑惑,也在悄然涌上心頭:僅僅一年落實“綠色通道”和重大節(jié)假日免費通行就減免收費500億元,如果這一年不減免收費,那么就是多收入500億元,相對于日夜為之的道路通行費收繳行為而言,實施“綠色通道”和重大節(jié)假日免費不管是時限上,還是收費數(shù)額上,都是九牛一毛而已,那么一年全國道路交通通行費收入,會是怎樣的天文數(shù)字?同時,相對于這樣巨額收入而言,其如何分配?如何開支?又主要用于哪些方面?這些確實是一個值得讓人關注的疑問。
在通行慣例中,道路交通通行費收繳一般分為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大部分是堅持先投入后收費彌補,或者由經(jīng)營公司投資然后采取收費回報的原則去經(jīng)營管理,而普通公路大多采取貸款等方式修建然后采取收費還貸的方式彌補,但在這些看似合理的管理行為背后,其實都存在諸多讓公眾質(zhì)疑的內(nèi)容,比如普通公路收費還貸的期限該有多長?收費還貸到底還到了什么程度?高速公路到底收取了多少費用?這些費用到底如何開支?收費站設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超期收費和揮霍通行費現(xiàn)象?通行收費政策背后是否存在收支平衡?是否存在違規(guī)開支和高成本運轉(zhuǎn)?等等,這些問題都是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和質(zhì)疑的話題,而這些也讓交通通行費收支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如果說減免通行費是一道民生大餐,那么對于收費通行政策而言,不公開不透明難免讓人質(zhì)疑其行為的正當和開支的是否合理。
因此,不管是從規(guī)范道路交通通行費收繳行為角度,還是從規(guī)范管理道路交通通行費開支,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實現(xiàn)在公開透明基礎上的最大程度惠及民生和造福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現(xiàn)在亟須、社會各界也都盼望能及時公開道路交通通行費收支情況。
讓我們把掌聲送給通行費減免這種民生善意,把掌聲送給所有關注交通民生的積極之為,同時也把疑問留給道路交通通行費收支,希望交通部門能及時公開收費信息和交通通行費收支情況,還公眾一個明白,也讓道路交通通行費收支更加透明公開、科學有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并讓交通民生得到淋漓盡致的彰顯和落實。同時,我們期盼的不僅僅是交通部層面的通行費收支公開,基層的交通通行費收支公開也應該積極主動而為。如果這樣做了,那么交通部門贏取的將會是更多的掌聲和歡呼。
《中國質(zhì)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