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教育教學改革 建設學習型社會
廣東發(fā)布全國首個終身教育資歷框架等級地方標準
本報訊 (記者沈 洪)近日,由廣東省教育廳提出,廣東省質監(jiān)局批準的《廣東終身教育資歷框架等級標準》正式發(fā)布。這一地方標準旨在促進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溝通與銜接,助力教育教學改革,建設學習型社會。據悉,該標準的主要技術指標具有先進性和可行性,填補了我國教育領域的標準空白。
在我國現行教育管理體制下,存在三大突出問題:學歷教育、職業(yè)教育、繼續(xù)教育多頭管理,條塊分割;多種教育質量標準并存,水平參差不齊;教育市場與勞動力市場脫節(jié),教育成果難銜接。迄今,尚無相對應的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予以規(guī)范。
為此,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等9個起草單位通力合作,通過開展大量研究工作,收集國內外相關資料,提出制定《廣東終身教育資歷框架等級標準》。自2016年6月標準起草工作組成立以來,經過半年時間研制,征求了廣東省內45個相關單位的意見,經反復討論研究,修改文本,成為全國首個終身教育資歷框架等級地方標準。
該地方標準將廣東終身教育資歷分成普通教育、職業(yè)教育、培訓及業(yè)績3種類型;資歷等級則分為7級,從第1級至第7級,第1級為最低級,第7級為最高級;每個資歷框架等級均采用知識、技能、能力3個維度進行具體描述。
標準的發(fā)布將對教育教學改革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首先,該標準為各級各類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提供了共同參照,普通教育、職業(yè)教育、培訓及業(yè)績成果間可依據等級標準實現互認,各級各類教育實現縱橫貫通和銜接。其次,該標準2——6級內容與現行國家職業(yè)資格證體系能力逐級進行比對和調整,融合了教育和勞動力兩個市場的相關要求,且在所有行業(yè)標準(專業(yè))細化后,可實現在兩個市場間的銜接和互認,搭建教育與人力市場互通橋梁。再次,該標準搭建了終身教育資歷標準的總體框架,在此框架下,再根據各領域的專業(yè)特點制定相應的“子標準”以細化,從而確保了標準體系自上而下的指導性和連貫性。最后,該標準為各級各類學習成果提供了可比性和轉換性,以往獲得的學習成果和工作經歷等均可認定折算為學歷課程學分,學習者不必從零開始學習,避免了重復學習,有助于降低學習成本,提高學習效率。
廣東省質監(jiān)部門將積極支持教育等部門對照該標準第4級要求,對職業(yè)教育74個專業(yè)教學標準進行梳理調整;安排6個標準研制單位結合各校實際情況制定相關制度,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實施標準;組織各行業(yè)(專業(yè))專家研制以該標準為基礎的行業(yè)(專業(yè))標準,并納入教育教學改革范疇。以此為契機,在廣東省內啟動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吨袊|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