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鳴
不可否認,市場上存在著很多“騙人”的產品,它們或者“口吐蓮花”,或者賣弄自己優(yōu)美的“身段”,或者披著高科技和時尚的“外套”。不僅如此,騙子產品還會分門別類,專向人的耳鼻眼舌下手。
先瞧瞧騙鼻子的。家庭主婦對空氣清新劑都不陌生。許多人以為,它能凈化空氣,把家庭變成一座“花房”。近日某院科學家通過對市面上常見的空氣清新劑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空氣清新劑中萜類化合物的成分超過40%,而這些化合物會與空氣中臭氧反應,生成甲醛和粒徑小于0.1微米的超細微粒。秋冬季空氣中臭氧含量較高,使用空氣清新劑二次污染將更嚴重。所謂的“清新”空氣,其實是靠清新劑中強烈香氣蓋住了異味兒,以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所以,嚴格地說應該叫氣味掩蓋劑。有關專家溫和地提出建議:最好慎用。
還有騙舌頭的。在這方面,最“成功”的是白酒,有把純糧酒勾兌在一起的,有用食用酒精勾兌的,甚至出現(xiàn)了用工業(yè)酒精勾兌的偽劣白酒。但在白酒銷售時,是否含有食用酒精或其他成分?食用酒精的添加比例是多少?對此廠家大多“羞于”標注。酒民對著“陳釀”、“年份酒”這些玄妙的瓶子常常發(fā)呆,弄不明白里面究竟裝的是什么?正彷徨間,一位銷售商透出實情:“低端酒一瓶十幾塊錢,甚至幾塊錢,你說能是純糧釀的嗎?三斤糧食一斤酒,你算算一瓶酒的成本是多少?要是低端酒也是純糧的,酒廠就賠得連賣酒瓶子的錢都沒有了?!比绱苏f來,我們喝到嘴里的不過是“三精水”,甚至還有傳說中的“塑化劑”!
騙眼睛的也很厲害。電視播放的方便面廣告最為誘人:明星手捧熱氣騰騰的方便面,面條極富彈性,伸縮自如,里面還有大片的牛肉,或是大粒蝦仁……看得人直流口水。但“方便客”都曉得,方便面的廣告和內容大相徑庭!廣告騙人,菜譜也不老實。近日,外地游客王祥到重慶旅游,在一家餐廳就餐時,發(fā)現(xiàn)實際菜品跟菜譜照片大不相同:一個灰不溜秋,一個鮮艷奪目。王先生頓時感覺一下子從五星酒店溜到了路邊攤。該店經理承認:菜譜在制作過程中,為了達到美感,一般要在菜品制作好后,先給菜品“化妝”,比如表面涂抹一層光亮油后再照相,因此與實物有一定差距。好,就算是這樣,店家也應該在菜譜上寫清楚:點菜以實物為準,樣菜只作參考。
要說世上最多的,是騙耳朵的。許多城鎮(zhèn)里,都有這樣一群老人——早上4點多排隊去聽什么“健康講座”。除了聽課免費外,結束時每人還能拿到雞蛋或掛面等小禮品。經銷商聲稱,如果現(xiàn)場購買“高檔保健品”,只需100塊錢就能買到價值上千的產品。為什么要在凌晨講課呢?無非是想逃避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而所謂高科技保健品也是“三無產品”。等到老人察覺上當,向有關部門舉報時,卻發(fā)現(xiàn)熱鬧的教室早已人去樓空。據(jù)悉,不法商家專門針對老人耳朵根軟的特點,事先策劃一套溫柔入耳的“洗腦瞎話”。這類瞎話像仙樂一樣,讓人越聽越迷糊。正如一位75歲的老太太所說:“聽著聽著人就暈了,很自覺地做出掏錢的動作?!?/p>
上述市場謊言之所以大肆“流行”,屢禁不止,是因為有人愛聽、愛看、愛湊熱鬧。這情形就像有廣播電臺,沒有“收音機”可不行。心理學家指出:說謊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它只是一種超越法律和道德的自我保護的本能。甚至有人宣稱,人類的心智結構從一開始就被設計成具有欺騙能力。所有欺騙技巧乃至自欺本領,就藏匿在人性之中。不過,商家的說謊行為,顯然沒有那么復雜,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蠱惑聽眾,制造“神話”,大發(fā)昧心財。誠然,沒有一個社會能夠避免出現(xiàn)欺騙行為,但如果那些騙子不為此付出代價,是說不過去的。拜托廣大消費者,只有讓自己變得意志堅定,耳聰目明,真正實踐孔圣人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意境,才能確保自身消費安全,讓耍盡花招的不法商家丟盔卸甲,望風而逃。
《中國質量技術監(jiān)督》2013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