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
——關于加強中原計量文化建設的思考
■文/陸進宇
加強計量文化建設,是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努力促進中原計量文化建設,更是強力打造河南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chuàng)新區(qū),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計量歷史文化,開發(fā)河南豐富計量文化資源,全面推進河南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研究、發(fā)掘、宣傳河南計量文化,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建設計量文化的重要性
河南計量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文明發(fā)展過程中,我們祖先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計量體系,積累了豐富的計量管理經驗,凝聚了深邃的計量文化,留傳下來一大批制作精湛的計量文物和許多科學合理的計量技術,這是中原人民對世界文明所做的重大貢獻。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fā)源地,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演繹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旋律,勾勒了中國古代度量衡發(fā)展的主脈絡。從結繩記事、契木記時、布手知尺、河圖洛書到甲骨銘文;從賈湖骨笛、殷墟鏞磬、春秋編鐘,到十二平均律;從黃帝首創(chuàng)歷法,殷四分歷、唐大衍歷,到至今還在使用的十分精確的陰陽歷……無不凝結著古老中原人的聰明智慧,同時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發(fā)展也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當前全國計量文化建設方興未艾。國家質檢總局印發(fā)了《關于加強質檢系統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大力弘揚和建設中國特色質檢文化。部分省市質監(jiān)部門和計量技術機構根據當地特色,量身打造和重點發(fā)展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計量文化。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設立度量衡展廳,甘肅、吉林兩省和臺灣省開展海峽兩岸計量文化之旅活動,吉林修正藥業(yè)在企業(yè)內建立藥度量衡展館。河南作為計量文化資源大省,應借鑒兄弟省市做法,加強籌劃,積極作為,努力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的計量文化建設新局面。
計量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河南是“天然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勤勞智慧的先祖給河南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發(fā)掘和保護了星羅棋布的上至史前下至近現代的遺址遺跡,出土和保存了骨笛、骨尺、牙尺、陶器、青銅器等大量度量衡珍貴文物,為中原計量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富資源。
(一)民族歷史文化源地分布廣泛
河南廣泛分布著眾多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屈家?guī)X文化遺址,有偃師二里頭夏都遺址、偃師商城遺址、鄭州商城遺址、安陽殷墟遺址、洛陽漢魏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諸多城市遺址。其中鄭韓故城、偃師商城、安陽殷墟等19處大遺址被確定為國家重點保護項目。出土重要計量文物和有重大計量歷史意義的遺址有舞陽賈湖遺址、安陽殷墟、陽城遺址、鄭韓故城、淅川下寺龍城遺址、登封觀星臺等。
?。ǘ┍4嬗写罅抗糯嬃空滟F文物
河南出土了賈湖骨笛,商代牙尺、骨尺、甲骨文,西周早期骨排簫、春秋編鐘,陽城陶量、廩陶量,戰(zhàn)國銅尺、貨幣,秦詔鐵權,秦代計量銅鼎,漢代牙尺、玉尺,新莽銅嘉量、銅斛、銅丈、銅撮、市平銅斗,東漢光和大司農銅斛、北魏鐵秤砣、宋代錢幣、元大德銅權、明代銅砝碼等國之重器和重要計量文物。
?。ㄈ┏删土吮姸啻碛嬃繋p峰的歷史英才
厚重的河南文化養(yǎng)育了諸多在計量方面作出輝煌貢獻的華夏始祖、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和科學家。黃帝設五量、占日月,夏禹身為度、稱以出;墨子發(fā)現總結杠桿和小孔成像原理,商鞅革故鼎新度量衡;李斯助秦皇,統一度量衡于八荒;漢代律歷度量衡始于張蒼,張衡著《靈憲》,作渾天儀、地動儀,在計量史上樹起巍巍豐碑;荀勖三分損益修律呂,考校制訂新律尺;僧一行編制《大衍歷》,發(fā)明世界上最早的自動計時器,首測子午線一度弧長;李誡編修《營造法式》,開創(chuàng)建筑設計模數制;朱載土育,東方文化巨匠,集天文、歷法、數學、計量學、物理學和藝術于大成,精算回歸年長度和水銀比重,十二平均律開世界音樂史新篇章。
?。ㄋ模┙ㄔO有一批展示計量文化的特色博物、紀念館所
河南從省到縣擁有一個龐大的博物館群,其中不少博物館展示了優(yōu)秀中原計量歷史文化。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達13萬多件,薈萃文物精品3000余件,陳列保存有骨笛、編鐘、戰(zhàn)國貨幣、秦詔鐵權、秦代計量銅鼎、東漢權范、北魏鐵秤砣等重要計量文物。鄭州博物館陳列保存有商代灰陶大口尊、貝幣、青銅器等。依托登封觀星臺建立的中國天文博物院,可稱為一個涉及天文、歷算、時間等的專題計量歷史博物館,院內存有周公測景臺、古觀星臺等一批古代天文建筑實物和20多件經過復原的古代天文儀器。河南還建有紀念弘揚黃帝、張衡、朱載土育等計量名人事跡成就的博物館和紀念館。
加強計量文化建設的建議
?。ㄒ唬╅_發(fā)中原計量文化考察旅游專線
依托豐富的河南計量歷史文化資源,開辟以考察探究計量歷史文化為主題的中原計量文化旅游線路,體驗河南計量文化的古老神韻。
中原計量文化旅游線路可以鄭州為中心,分為中線、西線、北線、南線四個主要方向。
中線“度量時光”專題游以鄭州為中心,主要遺跡遺址、博物紀念館和教育基地有:新鄭裴李崗遺址、鄭州大河村遺址、登封王城崗遺址、鄭州商城遺址、登封陽城遺址、新鄭鄭韓故城、鄭州古滎漢代冶鐵遺址、河南博物院、中國天文博物院、新鄭黃帝故里、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等。
西線“權衡九朝”專題游以洛陽、三門峽為中心,主要遺跡遺址和博物館有:澠池仰韶遺址、洛陽王灣遺址、偃師二里頭遺址、漢魏洛陽故城、洛陽靈臺遺址、洛陽博物館、偃師商城博物館、天子駕六博物館、定鼎門遺址博物館、都城博物館、虢國墓地博物館等。
北線“鼎文之重”專題游以安陽、焦作、鶴壁為中心,主要遺跡遺址和博物館有:鶴壁大賚店遺址、??h黎陽倉遺址、安陽殷墟博物苑、中國文字博物館、沁陽朱載土育紀念館等。
南線“楚風漢韻”專題游以南陽、平頂山為中心,主要遺跡遺址和博物館有:舞陽賈湖遺址、淅川下寺遺址、溝灣遺址、南陽漢代冶鐵遺址、平頂山博物館、南陽博物館、南陽漢畫館、張衡博物館等。
?。ǘ┙M織河南計量文化(文物)專題展覽
由河南省質監(jiān)局牽頭,協調河南省文化廳和文物局,依托河南博物院,調集全國(從河南出土的)和全省可移動計量文物,組織一次河南計量文化(文物)專題展覽。
(三)建立網上中原計量文化博物館和計量科普網
由河南省質監(jiān)局牽頭,依托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爭取河南博物院和有關高校支持,建立網上中原計量文化博物館和計量科普網,全面系統地介紹中原計量歷史文化和計量科普知識。
?。ㄋ模┘訌娭性嬃繗v史文化研究
由河南省質監(jiān)局牽頭,協調河南省教育廳、文化廳和文物局、檔案局等,依托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強中原計量史證研究。為加強研究交流,可由相關領導、專家和計量史愛好者、計量器具收藏愛好者成立中原計量文化研究會。設立專項基金,收集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民間古代計量器具,結合正在進行的河南省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組織開展河南古代計量器具普查登記。
?。ㄎ澹┘訌娪嬃靠破栈亟ㄔO
整合現有資源,和教育、科技部門合作,將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市、縣計量檢測中心及一些優(yōu)秀企業(yè)建成青少年計量科普教育基地,開展計量知識進課堂等活動。爭取省、市科技部門的支持,在河南科技館、鄭州科技館增建計量科普項目。繼續(xù)做好世界計量日、計量知識競賽、實驗室開放等多種形式的計量宣教活動。
?。﹤鞒袆?chuàng)新計量文化
在全省計量系統開展學習傳承優(yōu)秀中原計量文化活動,大力倡導愛崗敬業(yè)、科學公正、準確高效、誠實守信、服務企業(yè)、奉獻社會的計量文化理念。開展計量文化省際和國際交流,如與中原經濟區(qū)相關省份開展中原計量文化合作研究,與臺灣、吉林、甘肅等計量文化大省開展經驗交流,積極參與國際計量組織相關活動,在發(fā)揚光大優(yōu)秀中原計量文化中,努力凝聚發(fā)展富有現代氣息和河南特色的計量文化。
?。ㄗ髡邌挝唬汉幽鲜∮嬃靠茖W研究院)
《中國質量技術監(jiān)督》2014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