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免费一区二区视频|亚洲аv在线观看|欧美在线激情性受

<bdo id="glmru"></bdo>

<dfn id="glmru"></dfn>

    1.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萬里行》>>

      父母賣房幫兒還“卡債”

      2013-02-27 09:33:09 中國質量新聞網

          “我就想不通,銀行為什么要發(fā)那么多信用卡給我兒子,他明明還不出錢,這不是害人嘛?!?/p>

          一個月收入只有2000元的80后,竟然在多家銀行辦出了25張信用卡,因為透支后無力償還,最后年邁的父母不得不賣掉唯一的住房,為兒子還債。

          當你看到上面這段文字時,請不要詫異,這并不是小說里的橋段,而是真真切切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

          2010年,上海市民老周的獨生兒子每月收入才2000元,可他卻背著父母,在上海9家銀行一口氣辦下了12張信用卡。因為無法按時全額還款,幾個月間共欠下10多萬元債務,直到銀行工作人員上門催款,老周夫婦才得知真相。最后,老周不得不四處借錢,才勉強還了欠款。

          為防萬一,老周拉著兒子去銀行注銷了所有信用卡,并要求銀行把兒子拉進辦卡黑名單。誰料,半年不到,兒子又瞞著父母新辦了13張信用卡,并再次欠下十幾萬債務。萬般無奈之下,老兩口不得不賣掉了唯一的住房,再度幫兒子還債。

          讓周先生感到氣憤的是,銀行明明能查到兒子有逾期未還款的不良信用記錄,還款能力也十分有限,而且自己也白紙黑字寫下了不要再給兒子辦卡的申請書,為什么銀行還會再次發(fā)放那么多張信用卡呢?“我就想不通,銀行為什么要發(fā)那么多信用卡給我兒子,他明明還不出錢,這不是害人嘛?!崩戏蚱薜姆胃詿o疑折射出目前銀行拓展業(yè)務的怪相。

          臺燈、熱水杯、時尚玩偶……現在馬路街頭“申請即送禮品”的信用卡辦理業(yè)務,讓許多人的皮夾中都少不了信用卡。然而,輕松獲得的信用卡在帶來了消費的滿足和瀟灑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銀行“驢打滾”式的滯納金和相關罰息,讓許多人在滿足了一時“快感”之后,伴隨而來的是無盡的煩惱。

          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在辦理信用卡的時候,首先關注的肯定是能透支多少錢,而對于罰息條款等內容往往會忽視。

          從專業(yè)角度來說,有關的辦卡人員是有義務提醒的。然而在目前的市場上,究竟有多少銀行的業(yè)務員會這樣做呢?更讓許多人感到困惑的是,有時已經還了絕大部分的欠款,銀行依然會按照全額罰息,這樣的霸王條款,無疑讓許多持卡人“栽跟頭”。

          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第一季度末,全國累計發(fā)行銀行卡31.02億張。2012年各全國性上市銀行的半年報顯示,信用卡的透支額規(guī)模增長很快。在銀行卡與日俱增的同時,因銀行卡而引發(fā)的民事糾紛甚至刑事犯罪也時有發(fā)生。特別是有的銀行往往在一些晦澀難懂的條款上做足文章,看似給了消費者非常大的優(yōu)惠,實則埋下了不小的“地雷”。

          如有的銀行會為客戶主動提高信用額度,但其結果就是將臨時額度全部計入賬單最低還款額,持卡人稍有不慎將可能被“罰息”。

          從一個企業(yè)的社會責任來說,銀行對于信用卡的審查工作應該做到細致嚴謹,對個人提供的身份材料(職業(yè)、地址、收入情況等)的真實性進行核實,應該要進一步完善個人風險評估機制,根據不同人群的消費能力作出合理的評估,發(fā)放合適額度的信用卡,強化對持卡人用卡的有效監(jiān)控,科學預警,防范惡意透支的發(fā)生;在受理信用卡申辦的同時,要對客戶作必要的義務交待和風險提示,對于信用卡超過免息期的高額罰息要詳細講述清楚。銀行之間對于信用卡的個人不良信用應形成信用共享,嚴格控制個人在多家銀行申辦信用卡,從而杜絕在多家銀行惡意透支的案件發(fā)生。

          讓消費者敢于用卡、放心用卡,當務之急是要嚴把“發(fā)卡關”。銀行應以辦卡人的實際需求和知情權為出發(fā)點,增強對辦卡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規(guī)范管理,讓辦卡消費者對信用卡相關收費和規(guī)范心中有數;另一方面,讓消費者樂于用卡且安全用卡,還要嚴把“服務關”。銀行應以持卡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為立足點,在信用卡的服務收費、掛失、計息、還款通知等方面,制定更加合理便捷的措施,以優(yōu)質的服務讓持卡消費無后顧之憂。

          我們固然需要消費者能夠保持頭腦清醒,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會透支信用卡,但我們更希望銀行能夠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不要再讓信用卡使用中的疑惑,成為對消費者的禍害。

      《中國質量萬里行》2012年12月刊

      (責任編輯:)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