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腸的“冷面”人
——記中石化晉中石油平遙北城加油站站長楊俊慶
圖/文 馮勝剛 劉麗婷
“四十來歲,黑黑瘦瘦,不茍言笑……”是楊俊慶給人的第一印象。然而,這么一個“冷面”的人,作為中石化晉中石油分公司平遙縣北城加油站的站長,卻在十里八村有著極好的口碑。
憑服務結(jié)識“外來”客
2011年4月,幾輛外地長途運輸車返城的途中沒攬下活兒,貨車司機們在縣城轉(zhuǎn)了一圈,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停車場地。后來,他們索性“占據(jù)”了北城加油站旁的一片空場子,將“家”安在了車上。駕駛時間超負荷的司機們早已疲憊不堪,他們不得不做起了貨真價實的“房車”族,吃睡全在那狹小的駕駛位上。
楊俊慶知道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四處想辦法、找關系,跑前跑后,硬是憑著自己的人脈關系,幫貨車司機們找到了安全可靠的停車場所。
說起扎根加油站二十多年的楊俊慶,一個河南車隊老板也沖加油站直豎大拇指,“北城加油站服務好、守誠信,我在這里加油就有家的感覺!”
當“為民服務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在中國石化系統(tǒng)轟轟烈烈展開時,平遙北城加油站的工作并沒有發(fā)生多少變化。因為,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楊站長早已帶領他們?nèi)谌肓诉@個活動。
愛心助學的帶頭人
楊俊慶的熱心腸,李妍——這位曾受過資助的貧困大學生有著切身的體會。2011年10月,正值各大高校新生入學的高峰,寧固鎮(zhèn)凈化村的李妍拿著山西師大的錄取通知書,并沒有同齡人的興奮與喜悅。因為,她對未來的憧憬,在這個貧困的家境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一直以來,李妍一家六口衣食住行、爺爺奶奶看病吃藥,全部依賴家里的兩畝薄田和父親打零工的微薄收入,面對幾年以來連生計都難以維持的家庭,這個女孩的對知識的渴望只能深藏于心。
正在這個時候,楊俊慶得知了這個消息,他第一時間趕到了李妍家里,并向李妍提供了1000元的助學資金,“雖然力量微弱,但總是聊勝于無吧!”那年春節(jié),楊俊慶帶上六桶花生油到李妍家拜年,一次次地用他的“一點點心意”溫暖著這個貧困的家庭。
規(guī)范經(jīng)營的金點子
楊俊慶話不多愛動腦子,說起經(jīng)營和服務,總是點子不少。統(tǒng)計車流量、探訪周邊競爭對手的經(jīng)營情況,是楊俊慶愛琢磨的事情。
多年來,楊俊慶始終以公司規(guī)章制度為準繩,將誠信規(guī)范作為至高追求,認真踐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諾”。為了不斷提升加油站經(jīng)營管理水平,確保加油站安全規(guī)范平穩(wěn)運營,楊俊慶主張以站為家,高標準嚴要求,時刻督促加油站員工盡心盡責,規(guī)范從業(yè)。
在楊俊慶狹小的辦公間內(nèi),一面“青年文明號”的旗幟格外醒目。在他看來,這面旗幟是對他和他所帶領的隊伍多年來的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的最有力的褒獎和肯定。
楊俊慶的“冷”,是一種不事張揚、默默奉獻的質(zhì)樸情懷,是一種不善言談、專注行動的憨厚本分。這種情懷和本分,贏得了同事的認可、鄉(xiāng)親的贊揚和越來越多客戶的信賴,這也使得平遙北城加油站實現(xiàn)了經(jīng)營管理水平的飛速發(fā)展,成為晉中石油第一座萬噸加油站。
《中國質(zhì)量萬里行》2013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