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免费一区二区视频|亚洲аv在线观看|欧美在线激情性受

<bdo id="glmru"></bdo>

<dfn id="glmru"></dfn>

    1. 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萬里行》>>

      觸屏電腦誰更好

      2015-03-10 11:02:46 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

      文/趙黎

         微軟最近在廣告里把蘋果的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當作了自家Surface Pro 3的競爭對手??蓪τ谟脩魜碚f,把Surface Pro 3拿來和iPad Air 2做對比要更加貼切一些,特別是考慮到后者現(xiàn)在配備了更強大的64位處理器,且在商務市場當中擁有更高的流行度。那么這兩款平板誰更適合商務環(huán)境中的使用呢?

          Surface Pro 3

          Surface Pro 3的幾個重要改變使其對于用戶來說變得更有吸引力了。它的機身厚度比上代機型降低了33%,屏幕高寬比也從16:9變成了3:2,這讓那些為PC所設計的企業(yè)應用可以填滿整個屏幕,而不會看上去很奇怪。此外,更接近方形的屏幕也對分屏視圖有所幫助。

          微軟還提供了3種處理器配置可供選擇,分別是英特爾i3,i5和i7,這款設備還配備了DisplayPort和USB 3.0接口,用于連接外置顯示器和鍵鼠等外設。

          手寫筆也是這款設備的主要特色。在使用OneNote應用時,你可以輕松地進行筆記記錄,并將手寫內容轉換成文本。此外,用戶還能獲得一整天的續(xù)航。

          你可以在Surface下載和使用這一整套常用軟件。12英寸彩色顯示屏,以及用于取代筆記本和筆記工具的手寫筆。此外,還應該將它看作是PC的替代品。可以連接多臺顯示器,使用鍵盤和鼠標,并享受到和PC相同的性能。

          那Surface Pro 3的缺點是什么?這款設備最明顯的缺點是機身重量依然很高,達到800克,幾乎是iPad Air 2的兩倍。另外,微軟并沒有提供內置4G功能的機型,不過你依然可以使用USB適配器來獲取到4G信號。

           iPad Air 2

          最新一代的iPad在原有設計上進行了升級,但并未帶來任何大幅度的改動。這款設備使用起來非常直觀,這也成為了它的最大特色之一。iPad Air 2的機身厚度降低了18%,重量只有437克。

          這款平板9.7英寸的顯示屏相比Surface Pro 3不夠大也不夠方,但卻非常的清晰明亮,分辨率也要比前者更高。iPad Air 2配備了64位處理器,續(xù)航可達一整天,圖形和視頻處理能力也得到了加強。但對于用戶來說,配置并不能吸引任何人在出差時使用這款設備。

          iPad在商務領域里幾乎占據(jù)著主導地位,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無論在哪個機場,你都會看到拿iPad發(fā)郵件的商務人士,或是用它玩游戲的普通旅客。在會議室、食堂、還是董事會會議中,情況也同樣如此。

          iPad Air 2新增了Touch ID指紋閱讀器功能,這顯然帶來了更高的安全性。蘋果最近開放了Touch ID的API,讓第三方設備管理工具也能夠來利用這項功能。最近,蘋果還和IBM達成了一項合作關系,來幫助IT部門對iPad進行跟蹤,并提升該設備在企業(yè)中的安全性。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應用,如今都有了觸控版,把屏幕上的內容串流到投影儀當中,瀏覽和編輯PC上的文件。在觸控應用方面,iPad和Surface之間的差距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前者提供了多大數(shù)百萬的應用,而后者可用的觸控類應用少之又少。但話又說回來,Surface Pro 3可以運行數(shù)百萬的Windows應用,這是iPad辦不到的。

          歸根結底,iPad在平板市場上依然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它擁有更多應用,用戶界面更加直觀,且擁有數(shù)量豐富的第三方配件可選。作為一部平板電腦,它旨在幫助你保持聯(lián)網(wǎng)。但是,要說在企業(yè)里的廣泛部署,作為一款瞄準該領域的移動設備,Surface Pro 3終于找對了發(fā)展道路。 《中國質量萬里行》2015年2月刊

      (責任編輯:)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wǎng)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wǎng)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