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妞
魚翅、燕窩、海參、鮑魚、人參……這些奢侈食材,是不是很不舍得吃?其實“越貴越好”的觀念是不科學(xué)的,這些食材的昂貴主要源自它們的稀少和復(fù)雜的加工工藝,使得它們的價格脫離了普通食物的范疇,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的營養(yǎng)全面。事實上,奢侈食材中的營養(yǎng)成分在普通食物中都能找到。
1.銀耳替代燕窩
銀耳、豆腐和燕窩的營養(yǎng)成分類似,同樣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zhì)以及小分子氨基酸,雖然含量比燕窩要少,但也足以維持人體的需要了。
銀耳含有豐富的膠質(zhì)、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和氨基酸;豆腐則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蛋白質(zhì),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2.豬蹄替代魚翅
肉皮、豬蹄及軟骨等食物中膠原蛋白的含量不少于魚翅,蛋白質(zhì)含量也很豐富。與其吃一點點魚翅,倒不如大快朵頤,來一碗“大碗燉豬腳”、“姜醋豬腳”、“白云豬手”。
不過這些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同樣屬于不完全蛋白,所以在烹調(diào)時不妨搭配禽畜肉以及魚、蝦、蟹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能幫助其所含膠原蛋白盡量被人體吸收。
3.田螺替代鮑魚
田螺、河蚌和鮑魚的營養(yǎng)價值較為接近,都屬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
4.雞蛋替代海參
雞蛋是最符合人體氨基酸模式的,因此可以把雞蛋列為一個完美的蛋白質(zhì)來源。蛋白質(zhì)是由氨基酸組成的。人對氨基酸的吸收要看氨基酸是否符合人體里的氨基酸模式。如果一天吃兩個雞蛋白,所補充的蛋白質(zhì)作用要比海參高得多。因此,從營養(yǎng)補充的角度而言,不必太迷信海參的進補功效,不妨以物美價廉的雞蛋來替代昂貴的海參。
5.枸杞替代蟲草
“從療效來看,它只不過是眾多中藥中很普通的一種。”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原院長傅世垣回憶,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醫(yī)院里邊通常用蟲草來輔助治療肺結(jié)核,因為那個時候便宜,而且西藥也不像現(xiàn)在這么多。但隨著價格的升高,還有眾多替代藥品的出現(xiàn)?!艾F(xiàn)在基本上不用它了。”對于蟲草的滋補作用,傅世垣指出,其實它和枸杞療效相當(dāng),為什么非要盯著蟲草不放呢?”
6.豬肝替代鵝肝
專家表示,進食動物肝臟除了可補充維生素A,還可以補鐵。從這個方面考慮,鵝肝可以用豬肝和雞肝來替代。100克鵝肝含維生素A約為6100微克,豬肝6000微克,而雞肝高達10000微克。不過,豬和雞吃得比較雜,和鵝相比,可能存在一定重金屬殘留。
7.蘿卜替代人參
民間有“十日蘿卜小人參”的說法,不僅是因為蘿卜形似人參,而且科學(xué)研究也表明,胡蘿卜富含糖化酵素、芥子油和β-胡蘿卜素等營養(yǎng)成分,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此外,β-胡蘿卜素還有抗癌作用。營養(yǎng)專家指出,除了胡蘿卜外,白蘿卜、小水蘿卜等都可以替代人參,成為廣大市民餐桌上的一道養(yǎng)身保健菜。
《中國質(zhì)量萬里行》2016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