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家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疫人員在對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多米尼加藉“金色太平洋”輪實施檢疫時,在該輪的廚房、餐廳和干貨間內發(fā)現了少量的鼠糞,陳舊的和新鮮的各半。檢疫人員根據相關規(guī)定向船長交代了注意事項后結合該輪的實際情況,決定采用粘鼠板、鼠夾和慢性滅鼠藥相結合的方法對該輪實施了除鼠,結果由粘鼠板捕獲鼠形動物3只。經專家鑒定,3只均為黑家鼠,這在張家港口岸尚屬首次。
黑家鼠,又稱黑鼠、屋頂鼠、黑耗子,是南方常見家鼠的一種。原產于歐洲,后經船舶輸入我國和其他國家。形體纖細,耳大而薄,前折可達眼緣,尾巴細長超過體長,全身灰黑色或黑色。善攀登,多生活在建筑物的上層,上通天花板下達地板。它的危害除盜取食物、咬壞衣物外,還傳播鼠疫、鼠型斑疹傷寒、恙蟲病、鉤端螺旋體病、蜱傳回歸熱、沙門氏菌感染、弓形蟲病等多種疾病,對人類危害極大。而黑家鼠作為一個外來鼠種,一旦在張家港口岸繁殖擴散,后果更為嚴重。為此,張家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要求一線檢疫人員進一步加強碼頭的鼠形動物監(jiān)測工作,迅速滅鼠除害,徹底消除隱患。(作者單位:張家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