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黨把幸福送到我們手中”
“黨的好政策一次次把幸福送到我們手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guān)懷下,我們今后的日子更有奔頭了?!?0月16日,看著越來越美的新村,烏恰縣吉根鄉(xiāng)喀拉鐵列克村村民馬麥提阿散·阿馬提汗開心地說。
一排排黃墻紅頂?shù)亩ň优d牧房錯落有致;廣場上,跳舞的人們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鳥語花香;民居中,自來水、太陽能熱水器等各種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這就是烏恰縣吉根鄉(xiāng)喀拉鐵列克村牧民幸福生活的剪影。
“走柏油路,喝干凈水,洗熱水澡……我們也過上城里人的生活了?!碧崞疬@些年村里的變化,馬麥提阿散·阿馬提汗一臉的幸福。
“定居后,生活也有了新變化?!?5歲的熱依木江·克力木接過馬麥提阿散·阿馬提汗的話茬興奮地說:“村民不僅有養(yǎng)殖的收入,還有牧家樂的收入!”
聊起定居后的新生活,村民你一句他一句講述著變化:“規(guī)劃統(tǒng)一、黃墻紅頂?shù)陌簿臃?,貧困戶不需交錢,一般村民只需交4000元就能住進新房。”
“要用水,只要一擰水龍頭,干凈的自來水就流出來了,我們再不用到河壩里提水了?!?/p>
“黨和政府不僅給我們建好了住房,還給每家建好了暖圈,砌好了院墻?!?/p>
“我們的孩子15年教育全部免費,村民每年還能享受一次免費健康體檢?!?/p>
夢幻般的夕陽越過皚皚雪山,把邊陲村莊——喀拉鐵列克村染成了一幅金黃色的圖畫。
“今年的收入怎么樣?”剛從車上下來的村民買買提圖爾汗·薩斯克笑著問馬麥提阿散·阿馬提汗。
“我家賣了50只羊,掙了2萬元,牧家樂今年少說也可以掙3萬元?!瘪R麥提阿散·阿馬提汗笑著說,“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你們夫婦倆都是護邊員,兩人一個月補貼就是5200元,怎么沒有算呢?”喀拉鐵列克村黨支部書記蘇力坦·加依那克笑著說。
“噢,這我怎么能忘呢!”馬麥提阿散·阿馬提汗激動地說,“這對我們來說,是固定收入!”
在烏恰,眾多的牧民與馬麥提阿散·阿馬提汗一樣,不僅有養(yǎng)殖的收入,還享受每年每人1505元的草原生態(tài)保護補助獎勵資金。
“黨把幸福送到我們手中?!碧K力坦·加依那克說,“這些補貼,讓我們家已脫貧了?!?/p>
地處中吉兩國邊境附近的喀拉鐵列克村,居住著243戶798人。對他們而言,站崗放哨就如同放牧一樣,多年來已經(jīng)成為他們?nèi)粘I畹闹匾M成部分。
馬麥提阿散·阿馬提汗與村里的牧民一樣,從小跟隨父親巡防邊境。父親說:“祖國利益高于一切!”如同傳唱史詩《瑪納斯》,祖輩們的戍邊經(jīng)驗和傳奇經(jīng)歷被口述傳承下來。像馬麥提阿散·阿馬提汗這樣的護邊員,全村有237名,他們邊放牧邊協(xié)助邊防官兵護邊巡邏,被稱作“每座氈房就是一座流動的哨所”。
“守邊是我們的光榮傳統(tǒng),即使沒有護邊員補貼,牧民依然會義務(wù)守護邊防?!睙嵋滥窘た肆δ菊f。
“山青了,水綠了,村美了,牧民生活富裕了?!弊∵M定居興牧房的牧民掩飾不住內(nèi)心激動。如今,隨著安居富民工程的推進,行走在烏恰縣,人們已看不見星星點點的帳篷、氈房,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實現(xiàn)通水、通電、通路及文化、教育、醫(yī)療等設(shè)施全配套的牧民新村。
從進城定居到外出打工,從高原養(yǎng)殖到發(fā)展旅游……烏恰縣的富民興邊計劃,同樣為上萬戶與喀拉鐵列克村牧民一樣世代在高原游牧的柯爾克孜族牧民們,打開了致富之門。(記者/韓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