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2018年全國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為了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回應民眾關切,本次會議新設“司局長通道”。圖為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接受記者采訪。
主持人:畢克新局長您好!大家想知道,2017年我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總體狀況如何?質檢總局在保障進口食品質量安全方面有什么舉措?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大家辛苦了!這個問題大家非常關注,特別是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對外開放和消費者更多的走出國門和國際交往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進口食品進入我們國內。消費者現在對食品的品種、數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檢驗檢疫部門的統(tǒng)計,上午的大會上,支局長也通報了,2017年檢驗檢疫機構已經將6600多批進口食品擋在了國門之外,做了退貨和銷毀處理。為了保證安全,這是我們取得的一個實實在在的成果。
為了保證安全,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按照國際慣例,按照總書記“四個最嚴”的要求,采取的從源頭開始覆蓋進口全鏈條的監(jiān)管。特別是采取了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國際共治的原則,這是參照國際通行的做法來做的。第一個方面是嚴把進口前的三道關,第一道關是對出口國家和地區(qū)的管理體系進行評估,對相關的產品進行評估,也就是說把好這個產品的準入關。第二道關是對出口的企業(yè)實施注冊,把好注冊關。第三道關是對進出口商實施備案。這是進口前保證源頭的安全。
第二個方面我們要筑牢進口時的防波堤。我們對進口的食品實施單證的審核、現場的查驗、實驗室的檢測以及風險預警和風險監(jiān)測,這樣把那些不合格的產品擋在國門之外,剛才通報的6600多批就是在口岸發(fā)現的。
第三個方面我們是嚴守進口后的最后一公里,包括實施進口食品的追溯和銷售記錄,對進口商的約談制度,以及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制度,通過這些制度落實進口商的責任,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些措施也真真正正發(fā)揮了效果,近些年來,我們國家沒有發(fā)生進口食品引起的重大的質量安全事故,行業(yè)性或者區(qū)域性的都沒有。在歐洲雞蛋污染氟蟲腈事件發(fā)生之后,雞蛋沒有進口。同時也在口岸截獲含有污染產品的餅干,沒有進入到我們國內。這應該說是我們工作的一個成績,也是應該讓消費者放心的一個地方。
接下來我想大家都注意到,黨的十九大報告里面強調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對我們的進口食品的安全保障提出新要求,國門開大了,各方面的監(jiān)管要及時跟上,這是習總書記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我們將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繼續(xù)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做好進口食品安全的監(jiān)管工作。特別是我們要積極推進實施食品安全戰(zhàn)略,完善進出口食品安全治理體系,開展進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和出口食品競爭力提升工程,保證進口食品的安全,擴大我們國家的出口。
在這方面我們也愿意接受廣大媒體和新聞工作者的監(jiān)督,對我們的工作提供指導,如果發(fā)現有新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也歡迎大家舉報。到國內市場發(fā)現問題,我們也愿意和其他監(jiān)管部門一起來合作,保護我國消費者的健康安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