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免费一区二区视频|亚洲аv在线观看|欧美在线激情性受

<bdo id="glmru"></bdo>

<dfn id="glmru"></dfn>

    1.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專題頻道>>壯麗70年 · 奮斗新時代>>

      從“用不上”到“有保障”——共和國能源業(yè)發(fā)展成就巡禮

      2019-09-17 11:31:35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 題:從“用不上”到“有保障”——共和國能源業(yè)發(fā)展成就巡禮

      新華社記者劉羊旸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能源領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能源生產實現跨越式發(fā)展,能源消費實現顯著改善。

      從“普遍用不上”到“普遍有保障”

      今年前7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6%。其中,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用電量58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8%。

      回首70年前,有限的能源基本用于工業(yè)領域,居民生活用能很難得到保障,農村地區(qū)基本無電,大城市才有電力供應,照明時間還常常受限,人均年生活用電量不足1千瓦時。大多數城鄉(xiāng)居民基本依靠薪柴和煤炭做飯取暖。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1世紀以來,隨著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用電器普及率顯著提高,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逐漸進入家庭,居民用能條件顯著改善,從“普遍用不上”到“普遍有保障”,進而向用能“高品質、個性化”轉變。

      目前,我國人均年生活用電量約695千瓦時,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已經全部解決。居民天然氣消費量從1980年的2億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80億立方米。如今,能源在百姓生活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擔心隨時會斷電到踏踏實實用電,從燒柴火做飯到用燃氣灶炒菜……70年來我國能源惠民利民水平顯著提高。完成了小城鎮(zhèn)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農村機井通電和貧困村通動力電工程;北方地區(qū)冬季清潔取暖、城鎮(zhèn)配網建設、成品油質量升級、能源扶貧等民生用能行動取得重要成就。能源基礎設施和供應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適。

      從“一窮二白”到能源大國

      新疆瑪湖油田進入全面開發(fā)階段,遼河油田的長停井復產,多個油田連獲高產油氣井……今年以來,我國油氣勘探開發(fā)獲多點突破,原油產量穩(wěn)中有升,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石油產量只有10余萬噸。經過幾代石油人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取得矚目成就:1959年發(fā)現大慶油田,1963年石油基本自給,隨著勝利、華北、中原、塔里木、長慶等油氣田的發(fā)現,1978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2010年突破2億噸。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石油行業(yè)的發(fā)展歷程是我國能源業(yè)日新月異的縮影。

      70年前,我國能源工業(yè)基礎薄弱,煤炭生產基本以手工作業(yè)為主,輸電電壓等級低,石油產量遠不能滿足需求。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我國能源生產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一躍成為能源大國,基本形成了煤、油、氣、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遠距離輸送能力大幅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目前,全國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接近80%,千萬噸級煉廠合計加工能力超過全國總加工能力的40%,一批特高壓輸電通道建成投運,輸電線路長度超過60萬公里,油氣管道總里程超過12萬公里。

      與此同時,能源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進一步加快培育。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多能互補集成優(yōu)化項目實施,儲能產業(yè)政策進一步完善,一批微電網、儲能示范工程啟動建設。

      從“以煤為主”向“清潔化、多元化”發(fā)展

      今年初,國家能源局宣布,我國煤電超低排放和節(jié)能改造“十三五”總量目標任務提前兩年完成,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

      70年來,隨著我國能源總量不斷發(fā)展壯大、用能方式加快變革,清潔低碳化進程逐步加快,能源結構持續(xù)大幅優(yōu)化改善。

      受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特點影響,新中國成立初期,煤炭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90%以上,當時煤炭不僅是工業(yè)的“糧食”,還為交通運輸提供動力,火車都是蒸汽機車,汽車上也背著“煤氣包”。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能源結構不斷優(yōu)化。傳統能源利用方式加快轉變,清潔低碳轉型步伐逐步加快。煤炭加工轉化水平大幅提高,成品油質量升級擴圍提速,重點領域電能替代初見成效。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由1953年的94.4%下降到2018年最低的59%;石油占比在波動中提高,由1953年最低的3.8%提高到2018年的18.9%;天然氣、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潔能源占比總體持續(xù)提高。

      “當前,我國能源發(fā)展正處于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我們要著力推動能源業(yè)邁向高質量發(fā)展,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和科技創(chuàng)新,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加強能源供應保障和安全生產?!眹夷茉淳志珠L章建華說。

      (責任編輯:一鳴)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