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款L3級自動駕駛系統(tǒng)燃油車實現(xiàn)量產
長安汽車讓汽車駕駛解放手、腳、眼不是夢
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訊(徐天允)3月10日,長安汽車正式發(fā)布了量產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tǒng)。這是長安“北斗天樞計劃”戰(zhàn)略下的又一技術成果,待法律法規(guī)允許自動駕駛上路行駛后,該系統(tǒng)會第一時間搭載于剛剛發(fā)布的UNI-T車型中。
受疫情影響,此次發(fā)布會仍然以云直播的形式網(wǎng)絡發(fā)布,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直播現(xiàn)場表示:“智能汽車強國的重要措施、汽車產業(yè)新優(yōu)勢的重大轉型。長安汽車秉承科技長安,智能體驗的傳統(tǒng),舉公司之力,加大智能化的投入力度。目前,長安已擁有1200余人智能化團隊,預計2025年將達到5000人。”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直播現(xiàn)場致辭
“先吃難啃的骨頭”,長安將L3級自動駕駛技術率先用于燃油車
縱觀近幾年的L3級自動駕駛車型,無論是已經上市的廣汽新能源Aion LX、上汽榮威Marvel X還是正處于概念階段的寶馬Vision iNEXT、北汽新能源ARCFOX GT,無一例外都是新能源汽車。而此次搭載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長安UNI-T是一輛不折不扣的燃油車,搭載一臺1.5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
對于汽車百余年的歷史而言,新能源汽車無疑是一個“新生兒”,那么為何眾多車企不將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放在技術更成熟的傳統(tǒng)燃油車中?長安汽車將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放在燃油車中又意味著什么?對此,筆者采訪了某自主品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工程師助理楊先生,楊先生表示:“L3級自動駕駛技術實際上是一個分水嶺,L3級以下都是駕駛輔助系統(tǒng),不能與自動駕駛相提并論。而L3級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實際上更適合純電動汽車,因為燃油車有很多機械結構,需要考慮到扭矩輸出、節(jié)氣門開度、當前檔位匹配等多方面因素。而純電動汽車整體就是電氣化的產物,只需要考慮給多大電量就好。因此,在實現(xiàn)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純電動車更簡單,而燃油車不是說不能實現(xiàn)L3級以上,只是更困難、研發(fā)成本更高?!?/p>
實際上,長安汽車很早就在新能源領域開始布局了,早在2007年,國內還沒有新能源、電氣化這些概念的時候,長安汽車便推出了首款電氣化產品--杰勛混合動力版。2015年,長安又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轎車逸動EV。
長安早期混合動力車--杰勛(長安汽車資料圖)
而在自動駕駛方面,長安汽車同樣早有布局。早在2009年,長安汽車便開始布局和規(guī)劃自動駕駛技術,并組建了團隊,立項研發(fā)自動駕駛汽車。2011年基于志翔平臺開發(fā)了前碰撞預警、車道偏離報警等功能原型;2013年基于逸動平臺開發(fā)了自適應巡航控制、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原型;2015年基于CS35平臺開發(fā)出具備自動泊車、高速自動駕駛、自動換道等功能的自動駕駛樣車;2016年,長安汽車成為首個實現(xiàn)2000km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的車企;2018年,長安汽車實現(xiàn)L2級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APA4.0全自動泊車的國內量產首發(fā);2019年,長安汽車實現(xiàn)APA5.0全自動遙控泊車系統(tǒng)行業(yè)首發(fā)量產,實現(xiàn)一鍵遙控,泊車無憂。
因此,對于長安汽車而言,拿出一個電動車作為L3級自動駕駛的平臺并不難,但長安將首款L3級自動駕駛技術搭載于燃油車,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高難度的行為。長安L3級自動駕駛技術在燃油車的成功應用,不僅為旗下其它新能源車實現(xiàn)L3級自動駕駛技術鋪平了道路,更是為未來L4級乃至L5級無人駕駛技術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長安L3級自動駕駛技術亮點十足,真正做到了解放手、腳、眼
長安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tǒng),由5個毫米波雷達、6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為主要傳感器??勺R別車輛駕駛環(huán)境中的車輛、行人、騎行車等目標和障礙物,并可感知駕駛員視野、疲勞等狀態(tài),為駕駛系統(tǒng)提供依據(jù)。同時該系統(tǒng)可識別車道線、護欄、交通標識牌等信息,并結合高精度地圖和ADAS地圖的道路信息,最高可實時獲得8公里范圍內的道路信息,實現(xiàn)車道級高精定位和精準路徑規(guī)劃,保障準確性。
在直播時,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全程體驗了長安UNI-T所搭載的L3級自動駕駛技術,并針對長安汽車L3自動駕駛技術亮點等問題進行了解釋說明,在直播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駕駛員真正脫離了雙手雙腳,同時,在與朱華榮溝通時,駕駛員的雙眼甚至已經完全離開了路面。長安的技術真正做到了開車時可解放手、腳、眼,令人稱贊。在直播時,朱華榮表示:“目前長安汽車已經完全掌握了L3級自動駕駛技術,如果道路條件、政策等因素合適,長安汽車L3自動駕駛便可以直接裝配在量產車中。”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體驗長安L3級自動駕駛
眾所周知,隧道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工況,無論是手機信號、車載GPS信號還是北斗導航信號都會消失。而自動駕駛技術對GPS或北斗導航依賴相對較高,本以為進入隧道后會由駕駛員短暫接管方向盤。但在直播過程中,駕駛員在高速路中全程未接管方向盤,即便是在隧道中也同樣由L3級自動駕駛技術控制車輛。駕駛員表示:“在自動駕駛技術中,需要有很多種備案,進入隧道雖然沒有GPS信號,但計算機的超強算力可以在第一時間給出正確的決策。”
即便是在隧道這種特殊工況下,長安L3級自動駕駛技術也同樣有效
另外,在直播過程中,恰巧遇到了到了一輛車“加塞兒”的場景,長安UNI-T在遇到前車強行并線時很順利的自動減速,避免了剮蹭事故。盡管目前已有多個品牌宣稱擁有L3級自動駕駛技術,但多數(shù)品牌所謂的L3級自動駕駛技術均為在測試道路下完成的。而測試道路與實際道路完全不能相提并論,在實際道路中會有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譬如行人橫穿馬路、電動自行車騎上城市快速路、強行并線等。此次長安汽車的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不僅標志著長安汽車北斗天樞戰(zhàn)略又一重大成果落地,更意味著部分駕駛責任首次由人轉向自動駕駛系統(tǒng),中國汽車行業(yè)真正從“駕駛輔助”轉向“自動駕駛”的新時代。
當企業(yè)實現(xiàn)駕駛責任從人類轉向系統(tǒng)時,不僅會帶來保險、汽車行業(yè)的巨變,更是為相關道路設施、法律法規(guī)的變革夯實了基礎。相信在L3級甚至更高級自動駕駛技術完全實現(xiàn)時,可以使駕駛員的注意力從擁堵路況中得到解放,真正將擁堵工況下所浪費的時間重新還給駕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