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印度寶萊塢的電影以動聽的音樂、優(yōu)美的舞蹈和曲折的情節(jié)而廣受人們的喜愛。5月3日,寶萊塢迎來了100周年的誕辰,為了這個特殊的日子,寶萊塢舉行了系列電影展。
在過去的幾天里,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了系列電影展來慶祝寶萊塢電影100周年誕辰,從默片、黑白片到有聲、彩色電影,展現(xiàn)了寶萊塢電影不同時期的風采,并放映了寶萊塢知名導演和影星的代表作品。3日,印度總統(tǒng)慕克吉參加了在新德里舉行的一年一度的印度國家電影獎的頒獎儀式,積極評價了為印度電影做出貢獻的印度電影人。
同時,寶萊塢還在3日當天推出了兩部有著特殊意義的電影來紀念這個不平凡的日子。第一部電影叫《孟買之音》,該片分別由4名著名導演拍攝的4部短片組成,寶萊塢電影史上的傳奇巨星阿米特巴·巴克強在里面客串了角色,而這部電影的另一大看點就是主題歌是由目前寶萊塢最受歡迎的幾名影星演唱,包括阿米爾·汗,沙魯克·汗等等。此外,在這個月即將舉行的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上,《孟買之音》將作為特邀影片展播,印度媒體認為這也是對寶萊塢電影100周年的獻禮。
第二部電影是一部叫《菲林之父》的紀錄片,該片敘說了印度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創(chuàng)始人奈爾為保護歷史電影的傳承所做出的貢獻。他也被稱印度電影保育之父,由于奈爾的努力,包括九個無聲電影在內(nèi)的無數(shù)瀕臨損毀邊緣的珍貴作品得以保存。
1913年5月,根據(jù)印度神話史詩《摩訶婆羅多》改編的印度第一部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國王》上映,這標志著寶萊塢電影的正式誕生。在100年后的今天,寶萊塢已經(jīng)成為僅次于美國好萊塢的全球第二大電影王國,去年的電影產(chǎn)量將近1500部,預(yù)計在未來5年內(nèi),這一產(chǎn)業(yè)的規(guī)模將從20億美元增至36億美元。即使在經(jīng)濟不景氣的時期,它依然維持7%到10%的年增長率。
近年來,印度電影已經(jīng)不滿足僅僅占據(jù)國內(nèi)電影市場,像寶萊塢出品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就在國際上頗受好評,囊括多項國際獎項。而隨著寶萊塢電影影響日益增大,印度元素的電影也越來越多。出自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之手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榮獲了第81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著名華人導演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僅成為去年第四十三屆印度國際電影節(jié)上的開幕影片,并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獨攬四項大獎,可以說在近兩年的國際電影界刮起了一陣“印度風”。(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