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唐山大地震》由新銳導演姚曉峰執(zhí)導,陳小藝接棒徐帆飾演這位被內(nèi)疚糾纏了一生的母親,那個因愛而生恨的女兒則由當紅女星佟麗婭出演。從電視劇的內(nèi)容來看,《唐山大地震》展現(xiàn)的是幸存下的人們除了重建家園,還要包起傷口去面對平凡的日常生活。曾是北京電影學院教師的姚曉峰,和顧長衛(wèi)、侯詠一樣從攝影師轉(zhuǎn)型導演,他用細膩的鏡頭傳遞出情感的真諦。近日,姚曉峰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新劇 探討人性不比電影差
記者:有馮小剛的電影版在前,很容易被拿來做比較,你怎么看待兩個版本的不同和共同之處?
姚曉峰:在拍攝過程中,電視劇其實一直以電影為模板,電影中優(yōu)秀的東西盡力保留并發(fā)揚光大,相較于電影,電視劇肯定是有壓力的,陣容、場面肯定都比不了,但人性、情感、情懷方面,希望不比電影差。
記者:和電影版相比,電視劇是否更忠于原著?在原著中有很多比較殘酷的描寫,比如小登扭曲的心態(tài)、養(yǎng)父對小登的侵犯等等。而在電視劇中,被弱化或者隱去,是否出于大眾接受心理的考慮?
姚曉峰:小說算是一部小長篇,以探討寬恕為主題,電視劇容量大,是大長篇。這部電視劇的劇本創(chuàng)作經(jīng)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而拍攝這部電視劇并非是想以一場地震紀念另一場地震,只是客觀地告訴大家曾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過,而那些經(jīng)歷過災難的人日子依然要繼續(xù),是想通過這部戲,給人們希望,給災難的親歷者以心靈慰藉、勇氣與心靈重建的信念。
記者:對陳小藝、許亞軍兩位主角如何評價?
姚曉峰:陳小藝是一個非常投入的演員,而且投入的也非常快,能快速把握住角色,同時,她身上具有那種母性。最后剪片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陳小藝的發(fā)揮讓所有人心里都踏實,她的表演絕對是亮點。許亞軍的表演也很出色,許亞軍塑造人物形象與把握人物感覺能力較強,對人物刻畫深入細致,塑造人物富有極強活力。質(zhì)疑狗血情節(jié)是展示生活態(tài)度
記者:有一些觀眾反映,劇中加入的一些感情戲的描寫太過狗血,這是劇本上的問題嗎?
姚曉峰:電視劇的故事主要集中在母、女、子三人身上,更多的是展示經(jīng)過災難之后自我救贖的過程,更側重于展示一些人的生活態(tài)度。
記者:現(xiàn)在任何一部電視劇都可能會遭到觀眾的吐槽,比如觀眾反映主角不講唐山話、有穿幫鏡頭、有些道具不屬于那個年代等等。你接到板磚之后怎么處理?
姚曉峰:其實每部戲都會有遺憾,導演也在盡力避免出現(xiàn)瑕疵。我在看別的導演的作品的時候,因為理解這其中的艱辛,所以心態(tài)更包容,看到一場戲或一個鏡頭能這樣完成,就覺得挺好,因為能完成就很不容易了。但觀眾的心態(tài)就不同了,觀眾會抱著挑剔的心態(tài)去看待。在一部戲里毛病越少,說明導演的掌控能力越強;喜歡的觀眾越多,說明導演的水平越高。
記者:觀眾挑毛病,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會不會有很大的壓力,往往讓人很有挫敗感?
姚曉峰:對我來說,會盡量讓毛病少一點,讓喜歡的觀眾多一些,所有的批評聲音我都用心聆聽,有些觀眾的問題提得挺好的,令我汗顏,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盡量避免,觀眾的批評對我是一種鞭策。當然,我更愿意別人說好,聽到說好也會很激動,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價值,導演也需要觀眾的肯定和鼓勵。
關于自我
●轉(zhuǎn)型:剛開始做導演的時候,很在意別人說你的作品很唯美等等。但作為導演是不能陶醉在這個層面的,導演的核心任務是更準確地表達這個作品的主題,能不能挖掘人物內(nèi)心、人物關系并處理好人物關系,說好這個故事,讓這個故事有滋有味。和顧長衛(wèi)、侯詠相比,相差還是挺遠的。
●喜好:我會選擇我擅長的、喜歡的或者有突破的。但首先劇本要好,要能打動我,不管是故事還是人物,情懷或者情感,不管是什么題材,只要能打動我才會去拍攝。不胡拍不亂拍是我的原則。我拍情感劇可能因為內(nèi)心的情感比較豐富,比較細膩,所以處理起來比較到位。現(xiàn)在最想拍的是強情節(jié)、高智商、邏輯思維特別縝密的作品,偵探劇或推理劇。記者穆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