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赤峰2月8日電(李愛平李富尚詩君)2月7日晚間,內(nèi)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四家子鎮(zhèn)青城寺舉行了傳統(tǒng)的蒙古族祭星活動。當?shù)孛晒抛迦罕?000余人會集青城寺,祈求蒼天保佑,天地吉祥,幸福安康,一年吉祥。
當晚,在青城寺大雄寶殿門前,善男信女們圍著12尊玉制生肖像祈福,生肖像前點著琉璃燈,哪一盞琉璃燈燃燒的時間最長,就意味著相應的哪個生肖在今年有更好的運道,人們在這寒冷的冬日,用凍得僵硬的雙手,守護者屬于自己生肖的那盞燈,希望自己在龍年好運連連,事事如意。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當晚人們早早來到寺里,扭秧歌、跳舞蹈、舞獅子、守佛燈……傍晚18時10分,“祭星”儀式正式開始,居士、信眾們紛紛將走進寺廟,青城寺大德居士代表眾信徒誦讀祭文,祈求天賜洪福,佑我百姓,普度眾生。隨后,敖漢旗文化宗教界負責人代表眾信徒、居士上香祈福。繼而一段獨具民族特色的查瑪舞,更是讓來自各地的游客們、信徒們眼前一亮。同時,祈福的鐘聲在青城寺上空響起,鐘聲震天、鐘聲動地,祈求天地吉祥。活動最后,由青城寺住持達瓦師傅向所有信徒、居士們?nèi)觥拔骞取?,祈求五谷豐登、風調(diào)雨順。煙花燃放,詠祭文、跳查瑪舞、敬香、跪拜、撒五谷、觸摸魁星石等系列祭祀活動,場面壯觀而莊重。
據(jù)內(nèi)蒙古敖漢旗文體局介紹,牛夕河村青城寺由清朝乾隆皇帝的替身喇嘛扎西日布于1761建造。此后,寓宗教與民風為一體的“祭星”活動開始興盛起來。雖然后來世事變遷,“祭星”活動卻從未中斷過,每逢正月初八,以蒙古族為主的信眾、居士都會集于青城寺前祭星拜月,以祈求蒼天保佑,天地吉祥。
據(jù)介紹,青城寺“蒙古族祭星”儀式已有300余年的歷史,2009年被列入自治區(qū)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每年正月初八,附近地區(qū)信眾自發(fā)來到青城寺進行祭祀星宿、超度亡靈等諸多佛事活動,祈求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近年來,隨著其聲名遠播,吸引了不少周邊地區(qū)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成為敖漢旗的旅游景點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