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微拍從出現(xiàn)到如今,不過一二年的功夫,如今已是遍地開花,僅南京估計就有了幾十個。
這種藝術品交易形式的好處很明顯。其一,它使藝術品交易變得更加便捷。微拍出現(xiàn)之前,藝術品的主要交易形式是畫廊與拍賣會,前者至少需要買賣雙方見上面,與線上模式相比顯得效率低下;后者一年通常只有春拍與秋拍兩季,時間跨度太大?,F(xiàn)在各個微拍平臺都是一周拍一次,買賣雙方不用見面甚至無需認識就可實現(xiàn)交易,方便得多。其二,微拍降低了交易成本。畫廊賣畫,要把不菲的房租等等費用納入成本,畫價自然居高不下;拍賣公司拍賣的運營成本更高,因此按慣例要收買賣雙方各10%以上的傭金。微拍的運營成本很低,所收傭金也低,如今各家微拍所收傭金為買賣雙方各5%,可以說做到了讓利于買賣雙方。
微拍也有軟肋。
藝術品是一種特殊商品,特殊性主要體現(xiàn)在價格高、假貨多、定價體系復雜(甚至可以說是一品一價)。這決定了人們購買藝術品比購買其他商品要慎重得多,也決定了一個藝術品銷售平臺得以長期生存的基本前提是要讓人覺得“買得放心”。但微拍平臺很難做到這一點。如今做微拍門檻相當?shù)?,二三個人甚至是一個人,加上各人一部手機,在朋友圈拉幾十號“好友”進來,就可以擺場子開賣。從可以感知的可信度來說,這樣的微拍平臺甚至不如一家小型拍賣公司,也不如畫廊。此外,買方在決定購買前見到的只是照片而非真跡。只憑一張照片而要判斷作品的真?zhèn)?、好壞,未免不太靠譜。
如許微拍軟肋,做微拍的人士也注意到了,也采取了一些彌補措施。比如,通過把微拍平臺放置于一個有公信力的實體之下(如媒體、拍賣公司等)以獲取信任,通過“見真跡再付款”的方式保證作品質量等。
即便如此,微拍發(fā)展仍然存在瓶頸。真正的大額藝術品交易幾乎不可能信賴現(xiàn)行的微拍交易平臺,小額藝術品交易又會因為微拍平臺的迅速增多而導致“亂戰(zhàn)”。如此,不久的將來,小小的微拍領域也將出現(xiàn)“洗牌”。那些存在下來的微拍,將是真正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了價值的平臺,也很有可能是比現(xiàn)行微拍模式“進化”了許多的升級版。
(責任編輯:)
聲明:
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wǎng)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wǎng)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