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7日,除夕,又叫除夜、歲除,它與正月年節(jié)緊緊相連,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民俗專家表示,除夕有很多習俗,其中最重要的有祭祖、團圓飯和守歲。
專欄作家、天津市民俗專家由國慶介紹說,祭祖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長輩率領晚輩磕頭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
“不管采取怎樣的方式祭祖,其意義是慎終追遠,寄望家族源遠流長,所以行事之時,嚴肅、隆重、恭敬、誠摯,體現(xiàn)了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彼f。
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也是除夕的重要習俗。由國慶表示,除夕夜的團圓飯也叫年夜飯,根據(jù)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傳統(tǒng)上,年夜飯的美味佳肴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除非萬不得已,再遠再忙也要趕回家團圓,吃年夜飯。
我國民間在除夕還有守歲的習俗。除夕夜是中國人的不眠夜,人們聚集家庭迎接新年。吃了年夜飯之后,全家老少團聚在一起,點燈熬夜達旦不眠,稱為“守歲”或“熬年”。
由國慶表示,“守歲”顧名思義就是守候新歲,既有對逝去的舊歲惜別留戀之情,更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俺σ?,全家人聚在一起,說閑情話家常,暢談著新年的打算和希望,一直等待新舊交接時刻的到來?!薄笆貧q”強調了家庭的倫理關系,是家庭情感的表達,更是對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種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