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免费一区二区视频|亚洲аv在线观看|欧美在线激情性受

<bdo id="glmru"></bdo>

<dfn id="glmru"></dfn>

    1.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報>>第五版>>

      別讓旅游成了“出門找罪受”

      2020-10-13 14:30:21 中國質量報

      □ 胡立彪

      文化和旅游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雙節(jié)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分析人士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形勢下,我國“雙節(jié)”旅游業(yè)的表現相當驚艷,這是國內旅游業(yè)全面復蘇的一個信號。

      不過,旅游經濟在呈現逐漸恢復和振興發(fā)展積極態(tài)勢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比如,10月4日發(fā)生在安徽黃山的一段視頻,引發(fā)網友圍觀熱議。視頻中,一名游客爬山爬到一半,被人流擁堵著進退兩難,高喊:“我后悔了,不想出來玩了,我想回家!”對此,不少網友感嘆:“這真是出門找罪受?!薄奥糜芜@事,不出去后悔,出去更后悔?!?/p>

      現代人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有錢有閑出門旅游??墒?,在國慶、中秋這種大多數人都“有閑”的時間段出門旅游,景區(qū)人滿為患的現狀,往往讓旅游變成一種苦難經歷,這實在是對“生活質量”一詞的反諷。那位游客高喊“我后悔了”,應該是在不斷與人摩肩接踵發(fā)生各種“親密接觸”,完全體味不到旅游休閑的本初意義之后,發(fā)出的無奈“差評”。但在旅游這種特殊產品無法實現無理由退貨的情況下,他只能認命——自己選擇的路,哭著也要走完。

      人滿為患的“患”,轉化為“出門找罪受”的“罪”,在吃、住、游、購、娛等所有旅游消費過程中均有表現。在一些景點,一瓶水要價幾十元,飯館一道家常菜定價要比普通飯店高出數倍,景區(qū)高物價年年被吐槽。在景區(qū)消費,被黑心商販坑蒙訛騙的事時有發(fā)生,“欺生”惡俗全國都有。當然,最大的“患”,還是安全隱患。每年旅游旺季,各地都會出現游船意外、旅游大巴車禍、驢友被困等各種事故。今年10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qū)小山巖村臺駘山景區(qū)冰燈雪雕館發(fā)生火災,事故造成13人遇難、15人受傷。這一事件再次敲響旅游安全警鐘。

      人多確有成“患”的可能,但把旅游之“患”全歸于“人多”,則有失偏頗。事實上,與旅游相關的各種“患”確由人多促發(fā),而其根源卻在于旅游管理滯后。正是由于信息不暢與管理欠缺,才導致安徽黃山登山游客嚴重擁堵。有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帶薪休假制度尚不完善,國家采取集中放假的方式容易引發(fā)游客扎堆出行,熱點景區(qū)爆棚。從宏觀角度看,這也是管理理念存在問題的一個反映。具體到旅游景區(qū),隱患之所生,與景區(qū)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對景區(qū)管理缺乏科學性密切相關。有旅游專家指出,景區(qū)管理必須綜合考慮景區(qū)的管理容量、管理效率、游客狀況等各種因素,要有前瞻性、全局觀。各地景區(qū)管理部門應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手段,及時做好信息公布,讓游客出游前有所了解,以便及時調整行程。景區(qū)和政府有關部門,不僅要統(tǒng)計每日接待游客數量,還應該根據可容納游客上限,通過廣播、微信、微博、網站等媒體實時傳播信息,主動發(fā)布安全預警。

      去除旅游之患,提高旅游質量,需要與旅游相關的所有管理部門及廣大旅游消費者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在涉及旅游的部門之間建立一種常態(tài)化的合作溝通監(jiān)管機制,以盡快解決管理分散、職能交叉、責權利不一致的問題;另一方面要擺脫旅游低價競爭模式,加強景區(qū)信息透明度,改變外地旅游者與本地旅游經營者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狀況,讓旅游從“一次性消費”“一錘子買賣”的惡名中解放出來。

      正如有專家所言,從擁擠的交通到擠爆景區(qū)的人潮,種種現象都是國人“假日渴求”的表現,反映了當下民眾生活水平提高、帶薪休假制度難以落實等現實。而要提升假期黃金周的“含金量”,亟須打好旅游“大算盤”。我們期待,通過制度設計將“假日渴求”轉化為“細水長流”,既減輕交通、景區(qū)的負擔,也切實提高國民的出游質量。

      《中國質量報》

      (責任編輯:水川)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D1693次動車組列車行駛在江蘇連 ...

      • 深圳市以“先行示范區(qū)”為動力譜寫“ ...

      •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標準建 ...

      • 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力行 ...

      • 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對轄區(qū)內的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