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免费一区二区视频|亚洲аv在线观看|欧美在线激情性受

<bdo id="glmru"></bdo>

<dfn id="glmru"></dfn>

    1. 您好,歡迎來到中國質量新聞網健康資訊!
      當前位置> 健康資訊>觀點·公益> > 能量飲防新冠?吹牛不上稅但違法要擔責

      能量飲防新冠?吹牛不上稅但違法要擔責

      2022-03-24 14:14:48 來源: 光明網

      喝飲料就能防新冠肺炎?又有保健品公司來秀下限了。據北京青年報報道,3月19日,深圳市悅神健康管理公司公眾號發(fā)文稱,該公司推出一款新冠能量飲產品,可防新冠肺炎。據其介紹,該產品為全球首款防新冠特膳食品,具有“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后防復發(fā)”的功效,由5名國藥大師經30年研發(fā)。目前該公號已將文章刪除,但客服稱,其產品已經上市。該產品,還涉及私自使用鐘南山醫(yī)學基金會的名號用于宣傳。

      最新消息是,3月21日上午,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執(zhí)法人員依法查扣該公司涉案產品及經營電腦工具,對其立案調查,并將標注生產方天津中某有限公司、監(jiān)制方北京中某醫(yī)學研究院違法線索移交天津和北京監(jiān)管部門依法處理。鐘南山醫(yī)學基金會工作人員則表示,并未授權產品宣傳使用標識,雙方也沒有捐贈關系,已報法律顧問處理。

      涉事保健品公司聲稱所謂的“新冠能量飲”有奇效,給人一種搞笑的感覺:連新冠疫苗都不能完全防止感染新冠變異株,更多的是降低重癥率與死亡率,一款連藥品都算不上的飲品就敢聲稱能防新冠肺炎?而扯上“全球首款”的名頭,蹭鐘南山院士的IP,也是“吹牛一時爽,事后臉被打得啪啪響”。

      說到底,宣稱能量飲防新冠不過是“食療神話”借著疫情還魂。在這類“食療神話”里,沒有什么靈丹妙藥、神效奇方,只有“對韭當割”的算計與虛假宣傳的套路。

      說起來,打著能防新冠肺炎的名義兜售所謂的“神藥”,這不是第一例。早在2020年疫情暴發(fā)后,就有母嬰店發(fā)布含有“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新發(fā)現”“能阻止冠狀病毒對宿主呼吸道上皮細胞的侵入”等內容的食品、保健食品、口腔噴劑廣告,有企業(yè)擅自使用“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名義,借疫情宣傳其公司產品磁化水、解酒茶等對新冠肺炎具有明顯防治作用,有藥房在店內張貼含有“快速抗流感 預防互傳染 抗擊病毒 消炎止痛 預防肺炎”等內容的廣告推介處方藥“六神丸”,還有養(yǎng)發(fā)館發(fā)布“益生菌原漿”廣告,稱其能“解決病菌感染”“每天50毫升到100毫升益生菌原漿就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這些虛假宣傳,危害不只是“割韭菜”,更會誤導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讓他們誤以為用了這些產品后就能“免疫”,進而放松對新冠病毒的警惕。這傳導到大眾防疫的層面,就是防疫網絡出現漏洞。正因如此,在此類亂象出現后,很多地方市場監(jiān)管部門都及時介入、予以處罰,有的涉案方還被移交警方處理。

      就目前看,自新冠特效藥獲批上市后,制藥領域蹭新冠特效藥熱點進行炒作的現象也不時曝出,多家制藥企業(yè)都主動披露“新冠”相關信息誘導炒作,有的還利用熱點炒作實現高位套現,結果都收到了監(jiān)管部門的關注函問詢。殷鑒在前,這次事件中涉事企業(yè)仍不長記性,還拿“能防新冠”的噱頭百般忽悠,這是僥幸過了頭,還是視《廣告法》如浮云?

      就在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對外發(fā)布2022年“共促消費公平”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在各類消費商品和服務中,對保健品類產品的不滿意率達到28.6%,最為突出,成為今年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qū)。

      宣稱AWA抑菌凝膠能抗癌、葛根提取物能治百病、羊奶粉能治腫瘤……有些不法分子善于假借“高科技”“新概念”“中西合璧”等話術,利用會銷、網銷、登門、微課堂等手段大肆進行虛假宣傳,將許多老人的養(yǎng)老錢、治病錢一點一點地掏空,以至于有的患病老人誤信后擅自停藥,把保健品當藥吃。此次事件顯然是再添一例。

      對此類亂象,還得強化監(jiān)管觸角的敏感性,露頭即打、發(fā)現即懲。就拿此事來說,宣稱飲料能防新冠肺炎已是明擺著的虛假宣傳,而冒用鐘南山基金會名義為自身背書,也涉嫌侵權。鑒于此,必須讓其為違法操作付出應有的代價。唯有懲前,方能毖后,也才能讓更多意圖效尤者知道:吹牛不上稅,但違法要擔責。(仲鳴)

      (責任編輯: 陸明 )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微評 Micro comment

      熱點新聞 hot news

      企業(yè)動態(tài) dyna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