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免费一区二区视频|亚洲аv在线观看|欧美在线激情性受

<bdo id="glmru"></bdo>

<dfn id="glmru"></dfn>

    1. 您好,歡迎來到中國質量新聞網健康資訊!
      當前位置> 健康資訊>熱點新聞>頭條> > 警惕落入“校園創(chuàng)業(yè)”陷阱

      警惕落入“校園創(chuàng)業(yè)”陷阱

      2022-05-27 17:53:47 來源: 中青報·中青網

      “騙子非但沒有得到懲罰,反而在同時運營多個賬號,繼續(xù)騙大學生的錢?!痹诮K讀書的大一學生張生說,半年前被“校園達人呂不”(以下簡稱“呂不”)騙走2980元。最近他發(fā)現,經過受騙大學生投訴后被抖音平臺封號的“呂不”,又在不同的短視頻平臺注冊了新賬號卷土重來。

      打著“校園創(chuàng)業(yè)”的幌子,實則收取入門費,并不斷拉人入伙,一些大學生甚至未成年人都上當受騙了。張生組建的維權微信群內有近30名大學生,他們報警后,沒有收到回復。根據媒體報道,4月份該案件被初步認定為經濟糾紛。這給一直堅信“這就是傳銷”的張生潑了一盆冷水,他不知道該如何討回被騙的錢?,F在維權群內已經沒有人說話了,但“呂不”還活躍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不斷更新項目內容。

      記者給“呂不”短視頻賬號發(fā)送求證私信,但截至發(fā)稿時仍未獲回復。

      賺錢還是騙錢

      進入大學的第一年,張生想尋找一份副業(yè),“努力在大學期間不問家里要錢”。他在快手上刷到了“呂不”的視頻。

      “呂不”發(fā)布的視頻中不乏對“校園快遞商機”“寢室掘金密碼”“店鋪拍照的財富密碼”等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解讀,它們的共同點是簡單易上手和掙錢很快。

      張生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當時,“呂不”在快手平臺粉絲有四五萬,在抖音平臺粉絲達60余萬,其中一條視頻說其公司和杭州電視臺有合作。

      今年年初,張生按照“呂不”的指引,向其公司杭州盈夢文化傳媒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賬號支付了500元定金,幾天后,又向該賬號轉賬尾款2480元。

      隨即,“呂不”向他推薦了一位“導師”。這位“導師”發(fā)來“教學視頻”后,又拉他進入“國夢藍海星”微信群?!斑M群被要求根據模板進行自我介紹。當時太傻了,把自己真實姓名和照片都發(fā)進去了,還有人發(fā)了身份證號、電話等個人信息。”張生回憶說,群內已有100余名成員,還有不少類似的分群。

      被“呂不”的視頻吸引的大學生不在少數。在山東讀大學的小余,去年6月添加了“呂不”的微信,完全沒有接觸過創(chuàng)業(yè)知識的他,以為“能賺點兒錢,做到自立”。

      在小余提供給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的聊天記錄中,“呂不”說,“賺錢的核心就是獲取流量,我們有很多賺錢的項目,但都是收費的?!毙∮啾硎鞠脒M一步了解項目時,“呂不”說,交了錢的全國各地大學生都會進入專屬社群,“相當于一個高端大學生人脈圈子,你想在校園里創(chuàng)業(yè)賺錢,這些都是你的榜樣。我們的導師一對一指導,給你介紹最適合你的項目”。

      在和“呂不”一番交談后,小余表示,“十分想加入,但錢不夠”。“呂不”稱,“給你機會,先交定金鎖名額”,并發(fā)來支付寶賬號,要求小余把姓名和院校發(fā)給他備注登記。就這樣,小余在交了2980元后,也進入了和張生類似的社群,加入了“流量王”項目。

      更早進入社群的還有廣西大學生小林。去年夏天,高中畢業(yè)的小林在刷到“呂不”的視頻后,也得到了“呂不”的熱情介紹。

      發(fā)現小林猶豫時,“呂不”打來電話稱:“如果一個月不回本,可以退錢?!薄斑@句話讓我覺得有了保證,但也因為他是打電話說的,我沒有留下任何證據。”小林說。

      正在打暑期工的小林實在無法支付全部費用,“呂不”建議他先交300元定金。小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因為進入項目比較早,那時只需要交1980元,后期漲到了5980元?!?/p>

      在“呂不”多次催促下,他用剛領到的工資支付了尾款。“打了一個月的工,才掙了3000多元,被他騙走了近2000元?!?/p>

      多名受騙大學生表示,還有未成年人被騙。在他們提供的轉賬記錄中,記者發(fā)現,“呂不”的收款賬號除個人支付寶賬號外,也有名為“浙江國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杭州盈夢文化傳媒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的公司賬號。

      天眼查顯示,上述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同一人,分別于2019年9月和2021年8月成立,又分別于今年1月27日和3月29日,因登記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杭州市蕭山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列入企業(yè)經營異常名錄。此外,記者根據被騙大學生提供的支付寶賬號進行搜索,“呂不”的個人支付寶賬號仍可進行轉賬。

      “這不就是傳銷嗎”

      張生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進群后,“呂不”和“導師”推薦的項目只有“流量王”和“元宇宙寵物電商”,“后來才明白,為了讓我們相信這些項目,群里有不少‘演員’和‘氛圍組’”。

      記者查閱其“內部培訓視頻”發(fā)現,所謂的“流量王”項目被描述得很簡單:注冊新抖音賬號后,按照模板打造人設,即“我年紀小就出來混社會了,現在年紀也小,但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等,平時只需要剪輯、上傳視頻。

      據視頻描述,這樣的賬號會吸引很多人私信咨詢,成員只需把這些私信對接給“呂不”團隊,由他們完成后續(xù)“項目銷售”,再進行不同梯度的分成。視頻中,“呂不”明確說出,“總之就是編,頭像、個人介紹跟炫富要沾邊”。

      第二天,張生明白過來,“這不就是傳銷嗎?這樣的項目,什么內容都沒有,就讓我們交錢,然后還讓我們去拉更多人交錢”。

      當他在群里提出疑問時,對方卻回復說“我們是正經公司”。當他再次指出“這和傳銷形式一樣”后,對方不再回復并把張生移出了群聊。索要退款無果,張生開始召集被騙大學生“抱團”維權,小余和小林也被他邀請進了維權微信群。

      之前,小余按照“教程”進行了嘗試。“花了一兩周時間,每天都要上傳3個視頻,其實就是他們提供的豪車方向盤等素材,再配上現成的文案。”

      小余說:“感覺越來越不對了,我拉來一個‘人頭’,他給我10%的利潤,和一開始說的教你如何創(chuàng)業(yè)完全不一樣?!?/p>

      反應過來后,小余注銷了抖音賬號。他一直收集證據,“我也想過起訴,但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支付幾千元的律師費和起訴費,還不一定能追回被騙的錢,就放棄了”。他嘗試在網上立案,可因為證據不足,最終沒有成功。

      不少被騙大學生向抖音投訴后,“呂不”的舊賬號被封。但最近,“呂不”又注冊了多個新賬號,繼續(xù)在抖音平臺發(fā)布內容。每次刷到“呂不”的視頻,張生和小林都會在評論區(qū)留言,提醒網友“這是騙子”。

      與“呂不”繼續(xù)活躍在抖音平臺相比,張生和他的維權群里顯得十分冷清,“大家已經很久都不發(fā)言了,被騙的錢好像追不回來了”。

      讓張生略感欣慰的是,1月20日,他向國家信訪局反映了杭州盈夢文化傳媒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存在的問題,很快便得到了杭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錢塘區(qū)分局的回復?;貜臀募Q:“經核查,該企業(yè)查無下落,無法聯系該企業(yè),擬將該公司列入異常名錄?!?/p>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金琳認為,“呂不”及其團伙已經涉嫌詐騙罪,相關行為屬于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行為,而且犯罪數額已達到可以立案的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guī)定,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3000元以上就可以認定為詐騙“數額較大”,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雖然某個大學生被騙數額可能達不到3000元的標準,但是該司法解釋也明確規(guī)定,‘二年內多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未經處理,詐騙數額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苯鹆照f,只要目前維權的大學生被騙數額合計達到3000元,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

      警惕以流行概念作為噱頭的詐騙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發(fā)現,在各大短視頻平臺搜索“校園創(chuàng)業(yè)”,很多賬號正在分享創(chuàng)業(yè)項目:“95后互聯網老炮,校園賺到第一個100萬”“4家公司創(chuàng)始人,把創(chuàng)業(yè)經驗寫成了電子書”……視頻中,有人穿著“名牌服飾”,戴著“名表”,拿著電子煙“傳授獨門經驗”:既有“寢室早餐配送也能月入過萬”“做電商月賺5萬,開學一周賺2.8萬”等“項目解說”,也有“學習好的學生反而不會賺錢”“大學生可以空手套白狼”等觀點。此外,也有一些人在櫥窗商品中上架了項目加盟產品,價格從2000元到1.98萬元不等。

      金琳介紹,這類騙局是非常常見的,都是同樣的套路,利用年輕人想要快速“成功”的心理,以各種當下流行的概念作為噱頭,用換湯不換藥的方式騙取錢財。但凡涉及需要繳納培訓費等入門費的成功之路,都應該警惕。需要注意的是,牽扯到財務支出的問題,尤其是向陌生人支付錢款時,應當保留好聊天記錄和付款憑證,最好讓對方的承諾形成文字合同,雙方對相關重要的內容進行反復確認之后再進行付款。出現了被騙的情況,要及時向學校反映,向屬地公安機關報案。

      此外,金琳認為,短視頻平臺屬于網絡服務提供者,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其負有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的義務,應當禁止內容違法的信息在其平臺進行傳播。

      (文中張生、小余、小林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 陸明 )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微評 Micro comment

      熱點新聞 hot news

      企業(yè)動態(tài) dyna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