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免费一区二区视频|亚洲аv在线观看|欧美在线激情性受

<bdo id="glmru"></bdo>

<dfn id="glmru"></dfn>

    1. 評論:新能源車需要市場“指向燈”

      2013-09-05 16:12:01 中新網

          即將出臺的節(jié)能新政,不僅對消費者有著消費導向的作用,而且也給車企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雖然身處車市淡季,但市場卻不斷發(fā)出積極的信號。不少經銷商向記者介紹,7、8月銷量已經恢復到以往的水平,汽車消費需求也“暗流涌動”,隨著“金九銀十”黃金季的到來,廣州車市將有望真正走出低谷。

         全國汽車市場也同樣呈現出“看好”的趨勢。雖然7、8月淡季環(huán)比呈現微降,但同比增速卻一直保持在10%以上,其中乘用車市場更是保持在11%-14%的增速。從普華永道公布的預測報告中看,中國等新興市場未來仍將扮演拉動全球汽車經濟的重要作用,汽車銷量將持續(xù)保持增長,到2019年達到2770萬輛,屆時幾乎相當于美國和西歐銷量的總和。

         由于買得起車的人越來越多,汽車的購買需求依然保持旺盛的中國市場擁有較為樂觀的發(fā)展前景。但發(fā)展速度快,并不代表發(fā)展得好。穩(wěn)健,與市場、未來需求相匹配的速度,才是有質量的發(fā)展速度。如同要給汽車安裝一臺大馬力的發(fā)動機一樣,首先考慮的不應該是速度可以提升多少,而是這臺改裝車上是否擁有可靠的剎車系統(tǒng)?否者,大馬力不僅不能帶來駕馭快感,反而成為駕駛中最大的威脅。

         在汽車高速發(fā)展的當下,確定汽車正確的發(fā)展方向,保持持續(xù)、穩(wěn)健的增長方式,顯得尤其重要。目前,不少城市為了控制汽車無序增長而實施了汽車限牌、限行等政策,對車市盲目增長及時進行了“點剎”,在減輕城市交通壓力的同時,也對汽車增長速度進行了合理控制。但這些卻不能避免汽車消費過度的情況,豪華、大排量車型反而受到市場的青睞。如何引導汽車消費成為汽車發(fā)展的另一話題。

         近期傳來消息,新一輪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框架已經基本確定,最快于9月份正式對外公布。也許是吸取了前車之鑒,政府在制定新政時,并沒有盲目地跟進,而是經過了長達9個月的深思熟慮。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周期仍為三年,將在原有補貼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補貼范圍和力度。同時,補貼發(fā)放也將由此前的地方補貼調整為中央財政直補企業(yè)。而從目前的新政導向來看,補貼車型將更豐富、補貼力度更大、補貼范圍更廣。而補貼方式的調整,將打破以往的地方保護壁壘,給新能源等節(jié)能車型的推廣帶來積極影響。

         新政對混合動力車型也提高了標準,設有百公里6升平均油耗的限制,這意味著除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外,只有那些節(jié)能效果明顯的強混車型有可能進入到補貼目錄中。而新政補貼方式的調整,將會給車企在新能源車型技術革新、市場推廣和價格制定等方面帶來積極影響。在試點城市和試點區(qū)域內的新能源汽車,將獲得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雙重補貼。此外,在車輛登記申請、限號行駛、牌照額度拍賣、購車配額指標等方面,相關配套政策也將會對新能源汽車區(qū)別對待。此外,補貼還將涉及到新能源車的配套基礎設施,這對新能源車的市場化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

         即將出臺的節(jié)能新政,不僅對消費者有著消費導向的作用,而且也給車企發(fā)展指明了方向。目前,許多消費者對混合動力車、電動車還存在戒備心理,對他們的技術穩(wěn)定性、先進性有所質疑。隨著節(jié)能配套在更廣泛的試點區(qū)域建設,更大力度的補貼和支持,將會令更多節(jié)能環(huán)保車型被消費市場所認識并接受,此舉也將更堅定車企發(fā)展新能源戰(zhàn)略的決心。

          (邵玉梅)

      (責任編輯: )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